新生宝宝养育要点以及预防接种(做为每个月的小专题在每月的开篇页出现)
1.坚持母乳喂养,早开奶,早吸吮。
2.早接触,和宝宝充分的皮肤接触,多抚摸、搂抱。
3.经常跟宝宝说话,讲故事,逗引宝宝笑,试着让宝宝练习“抬头”“爬行”。
4.保持宝宝皮肤清洁,脐部护理要得法。
5.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认识新生宝宝
胎儿皮脂
新生宝宝的皮肤外很可能是有一层白色、黏稠样的物质,称为胎儿皮脂,主要分布于独立的部位,如面部和手部。
不同的医院对胎儿皮脂的处理方法不同,有的医院认为胎儿皮脂是一种对抗小型感染的天然屏障,无须处理。而有些医院会有出生后给婴儿擦去皮脂。最近几年普遍认为没有必要擦去婴儿的皮脂,不仅是因为皮脂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还因为皮脂可以在几天内被皮肤吸收。但是,如果皮脂过多地积于皮肤褶皱内,最好还是加以清理,以防对皮肤产生刺激。
头型与卤门
宝宝刚出生时,头看起来不是很圆,但是无论看起来多么臃肿,宝宝的大脑都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出生时,头部的骨骼在挤压下可以重叠,而且头部为整个宝宝身体中最大的部分,这样的头骨,有利于宝宝的顺利产出。出生后,头很快恢复成圆形。有时,宝宝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一个大的、硬的隆起,较长时间不会消去,称为头颅血肿,此症为生产时由于母亲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受产道挤压所致。有的是水肿,不会给宝宝颅内带来影响,无须治疗,几天后便可消失。头部受伤在使用产钳接生时更为常见,头部的两侧留有浅压痕,这种情况在几天后也会全部消失。
卤门位于宝宝的头顶,为骨骼尚未结合好的部位。一般在宝宝2岁后才能全部结合。孩子卤门的皮肤比较硬,但是请注意不要用力压这个部位。宝宝生有卤门的目的在于经过产道时,保证柔软的头骨可以重新排列(即为重叠),以适应产道。新妈妈不必为卤门的皮肤与毛发操心。但是,如果发现了卤门部皮肤绷紧、突出或是凹下,这时需要马上看医生。
眼睛
大多数宝宝的眼睛由于正常生产时的挤压,看起来有些肿大,一般几天内即可消失。不要把宝宝眼睛的分泌物当作正常现象,宝宝可能患有中度的感染,叫做粘性眼,应该找医生治疗,而不是自己处理。切记不要随便给宝宝使用眼药水或药膏。
皮疹
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荨麻疹一样的皮疹,叫做新生儿风疹。婴儿的皮肤发红,出现水泡。整个皮疹持续几天后,无须治疗就会自然消失。
生殖器官与乳腺
男宝宝和女宝宝在出生时的生殖器与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都比较大。睾丸或阴部发红,可能有感染。这是正常的,是母亲的激素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血液所致,严重时还会引起女宝宝的白带和阴道内流出少量的血液。这同样也是正常现象,几天后自然恢复。
男宝宝和女宝宝的出生时的乳房都较大,有时可能会有少量的乳汁产生,这是由于母体中激素作用于胎儿所致,稍后会自然恢复正常。请不要给宝宝挤奶头,肿胀会在几天内自然消失。
新生儿的行为
新生宝宝(1个月以内)的行为能力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嗅觉、习惯形成和成人相互作用五个方面。想知道自己刚出生的宝宝是否健康,可以从以下诸多方面判断——
视 觉
正常新生宝宝在觉醒状态时能注视物体,并且能追随物体移动的方向,尤其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更容易表现出兴趣。比如在他的头顶上挂上一个红色的气球,他就会用眼睛追随气球移动的方向,有时还会专注地注视着某一个物体。新生宝宝对光也比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时就会闭眼。
听 觉
新生宝宝出生时,由于耳朵的鼓室没有空气和有羊水潴留的原因,听力稍差,生后3到7天,听力就已经很好了。如果在他的耳边轻声呼唤,小宝宝会把头转向发声的方向。有时还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如果声音过大,宝宝则会用哭叫表示抗议。宝宝的听觉起始于胎儿期。近年来,儿童早期教育研究者认为,胎儿在母腹内已有听觉,早期听觉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对于宝宝来说,听觉是智能里最基础的因素。
味觉和嗅觉
味觉和嗅觉能力是一种最原始感官能力,相对于视觉和听觉来说,味觉和嗅觉能力要更加灵敏些。新生宝宝出生时,味觉和嗅觉已经基本发育完善,对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反应,你想骗他还真不容易。如果喂他糖水,他会欣然接受,要是把黄连素放入他口中,他就会用咧嘴或者吐出表示抗拒。并且新生宝宝对于浓度不同的糖水吸吮的强度和量都有所不同,对于一些浓度较高的糖水他们吮吸的比那些浓度较低的糖水不但量多而且吸吮力也很强。这说明,新生的小宝宝不但有味觉能力,而且还相当敏感。新生宝宝对母乳的香味比较敏感,哺乳时闻到奶香味就会把头扎到母亲怀里,去寻找母亲的乳头。有些宝宝甚至还能分辨出自己母亲与其他乳母的不同气味。
皮肤感觉
新生宝宝触觉很灵敏,尤其在眼、口、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如出现眨眼、张口、缩回手足等动作。如果用手放在哭着的新生儿腹部,或者轻轻握住他的双手,常常可以使他慢慢平静下来。
运 动
新生宝宝的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接近满月的宝宝被抱起时,头部可维持极短时间的直立位,如果将其直立抱起,使其小脚与床面接触时,他的一条小腿会伸直,另一条小腿则会抬起。当你把手指或者玩具放入他的小手掌心时,他会抓得很紧,不肯轻易松手。
神经反射
新生宝宝出生时就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家长们可以试着检验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这些反射。首先,可以用手指轻轻触一触孩子的面颊,正常情况下,他就会反射性地把头转向触及的该侧,若触及他的口唇,他就会噘起小嘴,似小鸟觅食状,这就叫觅食反射;还可以在孩子仰卧位的时候,轻轻拉起他的双手,使躯体慢慢抬高,当肩部略微离开床面时突然松手,正常新生儿会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内收,并向胸前屈曲,类似于拥抱的动作,这就是拥抱反射。当然,检查动作要轻柔,千万别吓着宝宝,更要注意别伤着孩子;另外还有一种交叉伸腿反射,也不妨试着做一下。可以用一只手按住孩子一侧膝关节,另一只手划一下该侧的足底,这时可见他的对侧下肢上缩、伸直,然后内收,触及受刺激的下肢或与之交叉。这些神经反射都属于新生儿期的暂时性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3到4个月自然消失。如果你的宝宝在新生儿期不出现这些反射,或者生后3到4个月反射仍不消失,应该到医院请医生协助检查一下。
互动能力
新生宝宝出生后就具有与环境互动、与成人互动的能力。他会追随大人说着话或者微笑着的脸,他会用哭叫的方式唤起大人的注意,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新生宝宝需要做的检查
1.第一次检查:“阿氏评分”
阿氏评分是检查宝宝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也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
时间:出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分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