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回答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知道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对于孩子暂时理解不了的问题,选择了避而不答,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求知探索的种子。
对于难度适中的问题,父母应该详细解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同时告诉孩子自己的解题思路。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父母不必感到难堪,更不要用训斥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要坦诚地告诉孩子自己不知道,并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为孩子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榜样,这样还可以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望。
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耐心倾听,力求做出正确的回答,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此外,父母要欢迎孩子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方法三:引导孩子学会提问
要想让孩子学会提问,父母首先要做到善于向孩子提问,经常和孩子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提问。在提问孩子的过程中,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知识范围,不能提得过难或过易,不然会挫伤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孩子经常处于提问和思考的环境之中,自然会慢慢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养成质疑的习惯。
父母要掌握和孩子说话的技巧,启发、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比如不马上为孩子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疑问和悬念等方式,激起孩子更强的求知欲。
方法四:鼓励孩子自己答疑
对待孩子的提问,父母要善于引导,注意拓展孩子的思维。如果孩子的问题自己稍微动脑就可以解答的,父母就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而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否则孩子会养成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解答的坏习惯。
当卡尔·威特三四岁的时候,爸爸每天都要把他带到郊外去,让他接触和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有时候,爸爸会捉一些昆虫,然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给他昆虫方面的知识。
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爸爸便会老实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不妨让孩子多接触新鲜的事物,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寻找答案,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在自己答疑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五:适时地赏识孩子的“质疑之心”
孩子对事物提出自己的质疑时,父母要给予适当的赏识,让孩子更加大胆地去质疑。父母千万不要否定孩子的意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思考方式出发,积极肯定他们的想法。
刘聪回家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老师讲的有个地方不对。”爸爸放下手中的报纸,饶有兴趣地让孩子说来听听。
原来,刘聪今天学了《麻雀》一文,老师说这篇文章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可是他却认为,文章从始至终没有提到过麻雀是不是母麻雀,所以,他怀疑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文章中的麻雀也有可能是“爸爸”。
爸爸觉得孩子的话有道理的,于是表扬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
即使孩子的质疑很幼稚,不一定完全正确,父母也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这种行为,用鼓励的心态保护孩子用心思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