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天性好奇,更富于探索精神,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妈妈不要轻易扼杀男孩的探索欲望。世界充满好奇与诱惑,探索能激发男孩的潜力,让他更好地发展自己。
教子个案
钟路家来了好多客人。表妹看上了他的积木,她细心地按着图纸上的模型,做着一个房子的造型,就在她准备加最后一个屋顶时,钟路走了过来,说:“你这个太没有想象力了,看我的。”就一把把她搭建的房子推倒了。
钟路看着桌子上的积木零件,马上开始动手“搭建”。不一会儿,一座奇形怪状的房子搭成了。钟路对表妹说:“你看,这是我给你盖的宫殿,漂亮吧,送给你了。”表妹看着怪怪的房子,说:“你弄错啦,图纸模型上不是这样子的,真丑。”钟路听了说:“模型上的我早就会啦,这个是我自己想的,我觉得更漂亮。”
教育感悟
许多妈妈认定,自家的男孩是纯粹的“破坏大王”,提起他破坏的糗事,似乎总也说不完。在妈妈眼中,男孩似乎永远不“老实”,他们喜欢寻根问底,喜欢改装玩具,喜欢拆各种家庭用品,而这些,都是男孩探索心理的表现。
男孩和女孩相比较,他们的好奇心更强,更喜欢拆卸玩具,想彻底地弄清楚它是什么。男孩这些看似破坏的举动,常常为他们招致了父母及师长的责骂,其实,这是对男孩的误解。男孩的探索心理更强烈,更擅长于拼装各种三维物体,而且速度快、出错率低。
男孩的心理特征,导致了他更喜欢“破坏”。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女孩弱,而好奇心、探索欲比较强,他会很轻易地选择对好奇的东西进行“破坏”。而年幼的男孩责任意识不强,容易犯下更多的“破坏罪”。
妈妈千万别强制压抑男孩的探索欲。妈妈要意识到,这些破坏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男孩的创造潜能,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天赋。妈妈否决、批判了男孩的破坏,也就轻易扼杀了男孩的天赋潜质。
“破坏大王”并不一定是坏孩子,他很可能是未来的大画家、发明家、机械维修师、建筑设计师,“破坏”其实潜藏着巨大能量。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呵护男孩的好奇心,满足他的探索欲
男孩出于好奇心搞破坏,妈妈要郑重对待。男孩因好奇痴迷于某种破坏时,妈妈不要过多干涉,只需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引导就行了。
家珲无意间走进了妈妈的书房,对里面各色的颜料产生了兴趣。妈妈是一名美术老师,书房里常备着颜料、画笔。家珲好奇地用水把颜料化开,然后就兴奋地拿起了画笔。他觉得从书房到客厅的白墙壁不错,就开始得意地在上面画了起来。
晚上,妈妈一走进屋,就被这面“花墙”激怒了,但她忍住了,没批评儿子。第二天,妈妈买了一套儿童绘画用具给他。家珲喜出望外,从此他就用这些工具挥洒泼墨了。
如果妈妈没有送给家珲一套儿童绘画用具,而是给了他一顿打骂,那就是错误地扼杀了男孩的“破坏能力”。男孩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常反映出他对某些事物更为敏感,这正是发掘男孩天赋的好时机。
◎建议二:不姑息男孩的故意破坏行为
男孩出于愤怒、撒娇,故意砸、摔物品的行为,属于故意破坏,这不同于探索心理,是男孩恶劣品质的表现。妈妈此时千万别姑息,要让男孩为破坏承担责任。
夏鑫吃晚饭时,发现妈妈没有为他做“糖醋鱼”,脸色马上就变了。他问妈妈:“为什么没有做?”妈妈解释说:“下班太晚了,鱼卖完了。”夏鑫又问:“那你怎么不早说啊,害我空欢喜了。”妈妈说:“不是怕你不高兴吗?”夏鑫嚷道:“你现在说,我更生气。”就“砰”地一声把碗扔到了地上。
这是他第三次砸碗了,妈妈不想再原谅他了。妈妈的脸色也冷了下来,低声说:“要不赶快吃饭,要是不吃,你就饿肚子吧。而且,这个碗的钱从你下星期的零花钱里扣。”
在妈妈的管教下,夏鑫慢慢学会了收敛自己的行为。
“破坏大王”如果是在恶意破坏,妈妈一定不能纵容他,让他养成骄纵的坏脾气。妈妈在弄清他破坏的原因后,一旦发现他是恶意破坏,就要让他承担后果。男孩可以选择自己把东西修好,或者购买新物品偿还。
◎建议三:发掘男孩破坏行为后面的天赋
男孩的破坏性后面,隐藏着许多天赋,例如,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妈妈要善于观察他的破坏,从中发现男孩的天赋,然后通过正确引导,让男孩的特殊才能展现出来。
同同不喜欢汽车、手枪这类男孩喜欢的玩具,他只喜欢玩积木。有一天,他把妈妈的女式皮箱给报废了:他用小刀把皮箱挖成了一个个小洞,说:“我在给小兔子建一个卧室和客厅。”
妈妈没有批评他,反而给他买了许多介绍建筑的图书。妈妈给他买了复杂的建筑积木,有时间就和他玩搭房子比赛。同同的积木建筑搭建得别有风格,又快又好。同同对建筑的兴趣日益浓厚,没事就琢磨,当一名建筑师成了同同的理想。
不反对男孩探索性的破坏应该是妈妈的教育起点,终点是挖掘男孩破坏背后潜藏的天赋。男孩毕竟还小,他无法察觉出自己破坏行为的背后有什么秘密。妈妈要做男孩特殊才能的发现者,并为男孩提供条件,将他的天赋引导出来,变成他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