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键016 男孩的精力发泄——为什么我是“问题男孩”

谁说妈妈教不出男子汉 作者:成墨初


男孩似乎精力永远充沛,他们一刻也不愿停下来,总是会惹出不断的“问题”及“麻烦”,这是男孩精力发泄的问题,与人格无关、与品质无关、与道德无关。

教子个案

姜志的妈妈常叹息:“养个男孩真麻烦,整天给我到处惹事。”邻居们总会笑笑说:“男孩子调皮一点好啊,将来会有出息的。”妈妈摇头说:“什么出息,我看是累人,整天折腾得我不行。”

姜志妈妈正在抱怨,有几个小孩子气喘吁吁地跑来说:“阿姨,你快去,姜志爬到树上掏鸟窝,里面有条蛇,他被咬啦,还摔了下来。”姜志妈妈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赵大妈赶紧说:“你快去,我帮你去找陈医生来。”大家急忙向大树那边跑去。

还好树不高,姜志摔得不严重,陈医生马上赶来,给他打了针,吸出了蛇毒。妈妈在一旁直掉眼泪,对他说:“怎么就数你最调皮,你总是惹事,你就不能老实、安分一点吗?我都快为你操碎了心啊。”

教育感悟

一位儿童专家对4000多名小学男生进行调查,发现竟然有高达70%的男孩被称为“问题男孩”,他们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外,更多的是一些行为及个性上被认定为“问题男孩”。

这类“问题男孩”的父母常会遇到这类事:孩子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父母常被“请”到学校来,同孩子一起被老师教训,父母常为男孩的某些行为向老师或同学道歉等。“问题男孩”的父母常为男孩感到羞耻,也更会对孩子大加批判。

实际上,“问题男孩”是由于体内的睾丸素在作怪。男孩比女孩易怒,比女孩更需要发泄精力。男孩不像女孩一样擅长用语言表达“我生气了”,他们更喜欢通过身体的激烈碰撞来发泄情绪和精力,例如,摔东西、打架,搞破坏等。这些行为,使他们成了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男孩”。

男孩的“问题”其实是在发泄精力,父母及师长常常会忽略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误认为是他们有“问题”了,需要修理一下。父母如果对男孩的“问题”进行强行压制,虽然获得了一时的安宁,却可能会损坏男孩一生的性格。

男孩的“问题”并非真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精力发泄,父母千万别因误解而伤害了男孩的天性。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理解男孩的情绪表达方式

男孩易怒,更喜欢用身体动作来传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妈妈要习惯男孩这种特殊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果男孩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妈妈还可以鼓励他用碰撞、摔打等方式去发泄,别让不良情绪憋在心里。

男孩遇到伤心、愤怒的事情,更喜欢用大声喊叫、乱砸东西的方式发泄。妈妈看到了这种场景,不要强行压制,甚至责骂、侮辱男孩的人格。这并非表示男孩品行不好,他只是在表达一种情绪,希望能尽快恢复内心的平静。

◎建议二:不要过度“重视”男孩的淘气

男孩淘气多是好奇心被激发了,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一旦男孩弄明白问题所在,他也就不再犯同类的“淘气”了。妈妈如果太“重视”,采取严厉制止去约束他的尝试,男孩只会因逆反而更淘气。

鑫鑫最近特别喜欢玩水。妈妈让他去洗手,他就用手堵住水管,弄得满屋都是水。妈妈责备说:“看,你的衣服都湿了,下次再看到你这样,我就打你。”

鑫鑫就不敢玩水龙头了。他看到外面在下雨,就冲出了院子,用脚欢快地踩水玩。妈妈见了更生气,连拖带拉把他提进了屋。在妈妈严厉的约束下,鑫鑫虽然慢慢变得不再淘气,却也少了孩子的灵气。

男孩因好奇心引发了淘气,妈妈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妈妈只有满足了他们,让他的好奇心彻底地得到满足,他的兴趣点才会自然地转移。同时,适当的淘气也是激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建议三:让男孩为“问题”负责任

男孩总是调皮、捣蛋,到处闯祸、惹事,妈妈并非要一味迁就,这样会纵容男孩不好的习性。妈妈要让男孩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他才会渐渐明白责任的含义,学会自觉约束。

周凯把王琳的芭比娃娃偷偷拿过来,用它来打陈风。陈风笑话他:“真丢人,你用女人来打人。”周凯一听生气了,就把陈风的新文具盒砸在了地上。陈风这下不依不饶,非要周凯赔新的,还报告了老师。周凯后悔了,而且这件事妈妈也没有帮他,要他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只好用零用钱赔了陈风一个新文具盒。

男孩闯祸后,妈妈不要为他的错误承担责任,因为这样一来,男孩会认为妈妈的付出理所当然,不会为犯错产生内疚感。以后一旦妈妈不再承担,男孩还会埋怨妈妈,所以,妈妈要让男孩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培养他的责任心。

◎建议四:允许男孩的“冒险”行为

每个男孩都有爱冒险的特性,也常常因冒险让妈妈跟着做噩梦。但妈妈要理解男孩的行为,不要总制止他的冒险,男孩过于安分未必是好的事情。

丁丁刚买了一辆自行车,妈妈看他还小,就说:“天这么热,我帮你收起来,秋天再学吧。”中午,妈妈睡午觉了,丁丁偷偷下楼去学车,刚骑上去不远,他就撞到了一棵树,好在他反应快,马上跳了下来。

妈妈悄悄地在窗口看,也吓了一跳,但她没有阻止他,让丁丁继续练习。一下午,丁丁一直在不断地摔倒又爬起来,妈妈很担心,但一直没出声。两天后,丁丁居然真的学会了骑车。

男孩认定的“冒险”行为,妈妈最好允许,妈妈保证男孩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大胆尝试。任何一种冒险,都是一种生存技能的提升,男孩早日学会,也就真正获得了更多的安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