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顺重在一个“顺”字,即依从父母的愿望,让父母对自己放心。
教子个案
陈江和妈妈陈桑——一个焦脸的丑女人,一起来到大陆做生意,由于陈江的努力,他很快成为商界精英。每次一些商界人士到了家里,陈江总会说:“阿桑,你去倒点水来。”丑妈妈毫无怨言地做了。大家都把她当成了佣人,陈江也从未说明她是自己的母亲。
几年后,陈妈妈的身体越发虚弱,得了重病,快不行了。临终前,陈桑对陈江说:“儿子,我原本长得不丑,你半岁那年,家里起了火,我一心只想着你,冲进了里屋,把你抱了出来。一根燃烧的横梁掉了下来,打在我脸上,把我的脸烧焦了,你爸爸因此离开了我。”
陈桑表示,她说出这件事不是想求回报,只是想说出事实。她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觉得有个丑娘很丢脸。陈江也曾问过阿桑脸烧焦的原因,她一直没说,原来是为了自己。陈江看着奄奄一息的母亲,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教育感悟
孝顺是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回报,三字经中说:“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讲的就是小黄香对父母的孝顺。孝顺不体现在会讲大道理,而是在生活小细节中。男孩对父母有孝心,就会在生活细节中呵护父母,将感恩之情慢慢回馈。
男孩能够心怀感恩,是由于父母长辈把关爱给了他,让男孩感觉到了安全和温暖。男孩心怀着这种温暖,在长大懂事后,用点点滴滴的细节关爱父母及长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孝心由产生到回馈的过程。
男孩首先要能感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如果男孩的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就会忽略父母的付出,认为这些付出理所当然,从而无法心生感动。其次,男孩要采取行动,如果父母没有给他奉献孝心的机会,他也无法尽孝道。两者都具备了,男孩才能懂得孝顺。
妈妈要明白,培养男孩的孝顺,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儿子好。“百善孝为先”说明,孝顺与许多美好的品质密切相连。一个男孩具备了孝心,也会生出仁爱之心、同情心、爱心、乐于助人、宽容等美德。妈妈要抓住这个核心,塑造一个品德优秀的男孩。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给男孩营造重孝道的家庭氛围
孝顺是在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熏陶出来的,父母的言行就是男孩行动的镜子。家庭生活中,妈妈要努力营造一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家庭秩序。生活中,妈妈要多对长辈尽孝道,多对长辈的生活细节关心,并让男孩亲眼目睹。
妈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男孩学会孝顺最好的教材。一个男孩,生活在一个重孝道、重礼仪的家庭氛围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孝顺。
◎建议二:通过游戏、故事、歌曲让男孩知孝义
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不懂得“孝”的真正含义,但是可以教给他“孝”的言行有哪些。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让男孩知道孝顺的含义,并在做具体事情的过程中,体会“孝”的表达方式。
王强从学校回来说:“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慈母吟》,老师说是写给妈妈的。”妈妈便问他:“你给妈妈背一遍,再讲讲它的意思。”王强仔细背了一遍,问道:“那我怎么样才能回报你的恩情呢?”妈妈说:“你可以看看这本讲‘孝顺’的故事书,照着学就行了。”
王强喜欢和妈妈玩游戏,他来扮演服侍母亲的角色。妈妈教他唱《妈妈,你辛苦了》、《我给妈妈捶捶背》等儿歌。王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学会了主动自觉地孝顺妈妈。
妈妈可以去图书市场,给儿子挑一些讲孝顺的故事书,让孩子自己阅读。通过一些角色游戏,让儿子明白如何在生活中尽孝道。一些孝顺父母的儿童歌曲也不少,孩子反复吟唱,受到熏陶后,会渐渐明白“孝顺”的真正含义。
◎建议三:给男孩奉献孝心的机会
有一类男孩,他们想尽孝却没有机会。妈妈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包办好,男孩的奉献请求常被回绝,使男孩没有尽孝心的机会。妈妈要学会接受男孩的孝顺,让男孩有机会为父母服务。
唐龙在擦洗苹果,他选了一个最红最大的留着。晚上,妈妈一回到家,他就把苹果递了上去。妈妈看了一眼说:“又红又大啊,你最小,你来吃吧。”唐龙又拿去给爸爸,也被拒绝了。他一个人面对着苹果想:老师是骗人的,她说孝敬父母会有表扬,为什么他们都不理我?
妈妈要给男孩奉献孝心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苹果,也不要轻易推辞,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妈妈只有接受了,并给予感激、赞赏,男孩才会有下一次的孝心行动。长此以往,男孩就养成了自觉孝顺父母的习惯。
◎建议四:孝心要从生活小事抓起
孝顺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一些爱心小细节。男孩能为父母考虑,把他们放在心上,从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细节中给予关怀、照顾,让父母感到温暖,这就是孝顺。妈妈不能忽略这些小细节,要从小事抓起,让男孩在小事中尽好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