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人类的一种宝贵情感,它能消融心头的冰雪,让人将仇怨、嫉恨统统放下,“化干戈为玉帛”,就是宽容的力量。它既然能够消融一场战争,还有什么不能化解的呢。
教子个案
曹昂今天在学校玩小刀时,一不小心划到了赵倩的裙子上,赵倩的裙子破了,大家都笑了。因为这件事,老师对他提出了严厉批评,还没收了小刀。老师说:“以后削铅笔只能用转笔刀,不准用小刀,避免危险。”
曹昂回家了,妈妈问他:“你跟赵倩说‘对不起’了吗?”曹昂摇头。妈妈又问:“别人的衣服坏了,明天去问清楚,赔人一件新的。”曹昂说:“妈,就为这事,我已经被很多人批评了,我还觉得委屈呢。谁让她走过来的啊。”
妈妈说:“明明就是你错了,你怎么还小肚鸡肠啊,太不大度了。”曹昂怎么也不同意妈妈的建议。后来,妈妈主动找赵倩,赔了她一条新的。曹昂知道后,心里十分不平。现在,只要一见到赵倩,他就气鼓鼓的。
教育感悟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帮男孩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让男孩用善良、尊重、理解来对待他人。生活中最不可避免的是矛盾,如果不懂宽容,就会树立众多的敌人,影响男孩营造和睦的人际圈。
同人交往,贵在将心比心。懂宽容的人善于换位思考,能够知晓他人的疾苦,所以能够迅速地得到人心。即使是竞争关系,男孩也能通过宽容之心,将对方变为朋友。宽容让男孩的人缘越来越好,交得都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一个人不具备宽容的品质,就容易因小事变得狭隘、偏执,不能容纳差异性。这类男孩易陷入歧视、偏见、陈规和仇恨的胡同里。当然,在他人眼中,这种行径就是一种不尊重和冒犯,谁会愿意与之交往呢?
宽容的品质需要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男孩越能接纳新事物,接受差异性,就越能对各种人、事持包容、接纳的态度。妈妈要培养男孩的,正是这种对人类丰富差异性持欣赏态度的包容心。这也是宽容的广义性,是男孩需要终生学习的品质。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培养男孩的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每一个善于宽容的人,必定能够深刻感受他人的情感,找出对方情有可原之处,然后宽容他。男孩从3岁~4岁开始,就具备了相应的移情能力,他能从表情辨别、理解别人的意图,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取悦成人。
妈妈从此时就要有意识地增强男孩的移情能力,让男孩学会敏锐觉察他人的情绪变化。妈妈要把男孩当朋友,让他能够自由体察他人的情绪。男孩学会了移情,再来培养宽容心就轻松多了。
◎建议二:让男孩学会欣赏“差异性”
“差异性”易引起抵触情绪,导致隔阂和摩擦,容易引起很多矛盾。宽容的广义层面,就是能包容各种新、奇、异的事物,不抵触、不歧视、不偏见。男孩想融入更广阔的空间,融入更多的人群,就要学会包容“差异性”。
陈升的日本表弟来做客,他要吃生鱼片加芥末,陈升马上反对。餐桌上,陈升大声说:“你要吃就离我远点儿,我闻着就难受。”表弟很受伤。妈妈教训他说:“你爱吃大蒜,表弟还讨厌呢,他怎么没说你啊,你要尊重他的生活习性。”陈升不解,还是对表弟心存芥蒂。
男孩要融入社会,就要能欣赏“差异性”。妈妈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醒男孩,“差异性”是一种美,并不与自己构成冲突。男孩具备了这种观念,才能用一颗宽容心融于社会。
◎建议三:让男孩体会“被宽容”
生活中,男孩常会犯一些无心之过,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此时,妈妈能够宽容他,他会打从心底里感激,这种感激就是男孩在体会“被宽容”。男孩体会到了宽容的力量,也更乐意去宽容别人。
黄源失手摔碎了妈妈心爱的仿宋花瓶,他又紧张又自责,一个人悄悄地哭了。妈妈看到陶瓷碎片,又看看黄源的样子,说:“儿子,谁都有失手的时候,别难过,你是妈妈最宝贵的‘花瓶’。”黄源“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从此以后,黄源遇到瓷器都会特别小心。
妈妈不能一味地宽容,要选一些男孩开始自责、懊悔的错误,进行有选择性的宽容。如果男孩死不认错,一味抵赖,妈妈无原则的宽容也就变成了纵容。
◎建议四:让男孩明白宽容也有原则
男孩在宽容他人时,也要有选择性,不能毫无原则地宽容,把宽容变成一种妥协。如果对方的错误是无心之过,对方希望做得更好,对方没有明显的恶意等情形下,可以采用宽容。宽容的目的是让双方都更好,不是委屈一方成全另一方,这一点一定要铭记。
妈妈可以帮男孩分析矛盾,告诉他哪些是底线,是不能够退让的,哪些是能够容忍和改进的。男孩学会独立分析每一个错误,也就能准确找出,哪些冒犯自己能够给予宽容。这样一来,男孩才不至于因宽容,变成了生活中的“好好先生”。
◎建议五:妈妈别将世俗传染给男孩
妈妈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一些斤斤计较的事情,别总在男孩面前说。妈妈和人有了私人恩怨,也别在家里大肆渲染要如何报复。男孩听多了这些挟仇报怨的事,容易沾染上世俗恶习,对小矛盾斤斤计较,变得不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