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键025 善良——培植男孩孕育一切美德的基础

谁说妈妈教不出男子汉 作者:成墨初


善良是一种让人产生整体美感的心理氛围,让人觉得纯真温和、没有恶意,愿意情不自禁地去靠近。善良是所有美德的沃土,滋养其他美德的成长。

教子个案

陈杰家门口前有个小池塘,里面有群小蝌蚪。夏天雷雨多,一天傍晚,陈杰看到池塘里的水溢出来了,有些小蝌蚪游了出来,没来得及游回去,搁浅在了池塘口附近。陈杰动了恻隐之心,他小心地把它们一条条用玻璃瓶运回池塘。

妈妈走过来,看到这一幕后说:“这么多,你救得了吗?别浪费时间啦,快回家吧。”陈杰倔强地说:“妈妈,我救一条是一条,它也要找妈妈的,我要帮助它们。”妈妈问:“它们没有感情的,不会想妈妈的。”

陈杰听后生气了,他说道:“妈妈,它们有感情,动画片上都说了。”妈妈看他认真的模样,突然后悔刚才的举动了。妈妈心想:这哪是浪费时间啊,儿子的心是善良的,是我自己看不明白啊。妈妈忙说:“对不起,小杰,我错了,我来帮你吧。”母子俩一起忙碌了起来。

教育感悟

善良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有一点不会变,它是一种很美的情感。古往今来,歌颂善良的诗文比比皆是,人人都愿意同善良的人交往。善良的形态千奇百异,但都脱离不了各种美德的支撑。男孩能具备一颗善良的心,也就具备了孕育各种美德的基础。

社会竞争越激烈,男孩更应该从小培养善良的品质,“善良教育”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幼儿园的必定教育科目之一。德国人采用每个孩子饲养一只小动物的方式,从小培养幼儿的善良情感。社会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了人品的竞争上,善良的品德是最有利的竞争力。

善良是人品的关键点,任何品德、技能远离了善良,就偏向了邪恶。男孩不善良,技能越高、能力越高,可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善良是人生的主轴,决定着男孩的人生向哪个方向延伸。善是根基,善良情感要从小培养,男孩能对人、对事心怀善意,决定了他今后的人品发展。

竞争中“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冷酷残忍”,能得一时之利,但并非长久之计。各种合作关系发展到最后,合作方更看重人品,这也是能力竞争上升到人品竞争的含义。男孩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不能忽视了善良品质的培养。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通过饲养小动物,培养男孩的善良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幼童教育的第一课。妈妈可以在家里饲养一些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让男孩亲自照顾这些小动物。男孩对小动物表现出关爱时,妈妈要给予赞赏。

细心的妈妈可以要求男孩做“饲养记录”,一方面培养男孩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男孩的善良。男孩能够呵护小动物、照顾弱小,就是在培育他的善良情怀,激发他的同情心。

◎建议二:鼓励男孩帮助弱者

妈妈要鼓励男孩融入社会,体味不同的人生,孩子会发现许多需要帮助的人。男孩看得多,经历得多,也就能够在别人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男孩被妈妈保护在家里,无法深入真正的生活,不利于善良情怀的培养。

程青放暑假了,妈妈说:“广场上的人多,你去卖气球吧,也体验一下生活。”程青听从妈妈的建议,每天下午就去广场卖气球。他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品味着不同的生活。时常有人向他乞讨或请他帮忙,他也会同情地帮助他们。一个暑假下来,程青觉得自己成熟多了。

妈妈不要将男孩关在家里,用电视、电脑和玩具锁住他。鼓励男孩融入生活,走入人群,男孩才能够看清生活的真面目,变得成熟。男孩脱离了稚气,遇到弱者需要帮助时,才能及时地给予帮助。

◎建议三:让男孩学会善待生命

妈妈要让男孩知道,生命很珍贵,一定要懂得善待生命,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男孩真正的善良。人对生命的敬畏才是最高的善良,任何时候,都不要做出残害生命的举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要学会珍惜。

生活中,妈妈要鼓励男孩善待自己和他人。男孩能够善待生命,就会小心地爱护自己,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会挺身而出。这种行为,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

◎建议四:常用善良的事例来感染男孩

善良是可以被感染的,一些有关善良的感人事迹,是滋养男孩善良的最好教材。妈妈可以有选择地从电视、报纸、童话书中选择它们,让男孩去阅读。这些善良的事例,能够震撼男孩的心灵,让男孩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妈妈从报纸上看到一则两个白血病人相互救助的故事,心里特别感动。晚上,陈刚回家了,妈妈马上把报纸给他看。陈刚看后也流泪了,他说:“妈妈,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妈妈说:“你可以为他们捐一点钱。”陈刚马上找到报社,把自己的压岁钱捐了出去。

善良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妈妈多选择一些善良的故事,就能用善良来感染男孩的善良情怀。社会是大力提倡善良的,如今的电视、报纸、杂志,都有许多有关善良的事例,妈妈要善于利用媒体,对男孩进行善良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