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①,交付来人送过去。凤姐还说太简薄些②。秦氏等谢毕,一时吃过了饭,尤氏、凤姐、秦氏等抹骨牌③,不在话下。
宝玉、秦钟二人随便起坐说话儿。那宝玉自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④。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⑤?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⑥,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⑦;羊羔美酒⑧,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⑨。‘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⑩!”那秦钟见了宝玉形容出众,11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艳婢娇童,心中亦自思道:“果然怨不得姐姐素日提起来就夸不绝口。12我偏偏生于清寒之家,怎能和他交接亲厚一番,也是缘法。”二人一样胡思乱想。宝玉又问他读什么书。秦钟见问,便依实而答。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话,越觉亲密起来了。一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状元及第”的小锞(kè课)子——即铸有“状元及第”字样或状元及第后披红挂彩图样的金锭。因用作送人的礼物,故铸有此类吉祥文字或图样。锞子:金银铸成的锭子(块状)。
②简薄——微薄,单薄。
③抹骨牌——即打骨牌。骨牌:又称“牙牌”、“牌九”。用以游戏或赌博的一种牌具。用兽骨、象牙、竹、木筹制成,牌的一面刻着从一至十二个点子。此牌产生于北宋末年,不断发展变化,一直流传至今。明·张自烈《正字通》说:“牙牌,今戏具。俗传宋宣和(宋徽宗年号)二年臣某疏请设……(宋)高宗时诏如式颁行天下,今谓之骨牌。”明·栖筠子《牌统孚玉说》说:“宣和旧制官牌二十四扇,杂牌三十二扇,今增之为大牌四十八扇,全牌六十四扇,共为四牌。”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五·骨牌草》说:“骨牌之戏,自宋有之。《宣和谱》以三牌为率,三牌凡六面,即骰之变也。近时天九之戏,见于明·潘之恒《续叶子谱》,云近丛睦好事家,变此牌为三十二叶,可执而行,则即今骨牌掽糊之滥觞也。”
④泥猪癞狗——语或本“泥猪疥狗”,出自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玉兔金乌死限拘。”(玉兔金乌:神话传说月中有玉兔,太阳起落之处有金乌,故代指月亮和太阳。这里是以月亮和太阳的不停运行而表示时光或时间。)意谓犹如喜欢在污泥里滚的猪,浑身长满恶疮的狗。比喻粗鄙肮脏的人。
⑤侯门公府——侯爵与公爵门第。泛指豪门显贵人家。贾府为公爵世家,故称。
⑥寒儒薄宦——贫寒的儒生和卑微的官职之家。
⑦枯株朽木——语本“枯木朽株”,出自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只怨结而不见德。故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意谓犹如枯萎的树木,朽烂的树桩。比喻庸碌无能、毫无用处的人。
⑧羊羔美酒——即“羊羔酒”。古代美酒名。产于山西。元·宋伯仁《酒小史》所介绍的名酒即有“汾州乾和酒,山西羊羔酒”。
⑨粪窟泥沟——犹如粪坑和泥沟。比喻粗鄙肮脏的人。
⑩荼毒——毒害,糟蹋。《尚书·商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11形容——外貌,容貌,仪表。《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现)于肤色。”
12夸不绝口——语本“誉之不容口”,出自《史记·袁盎列传》:梁王欲求为太子,袁盎向皇帝说不可。梁王以此怨恨袁盎,派刺客刺杀袁盎。刺客至关中,众人对袁盎“誉之皆不容口”,刺客遂不杀袁盎。(誉:赞誉。不容口:不绝口。)又见《汉书·袁盎传》,语作“称之皆不容口”。(称:称扬,赞扬。)意谓不住口地夸奖。表示对某人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