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15)

红楼梦全解本 作者:裴效维


众人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①,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雅活动。”贾政笑道:“岂有此理!”说着,大家出来。走不多远,只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②,迢迢复道萦纡③;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④,彩焕螭头⑤。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⑥,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⑦。”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那日的事了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太白”二句——黄鹤楼:古代著名楼观。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蛇山之下的黄鹤矶头。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而黄鹤楼的得名更有神奇的传说。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说:“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宋·陆游《入蜀记》卷五也说:“黄鹤楼,旧传费祎升仙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李太白:即唐代诗仙李白之字。《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之简称。《黄鹤楼》:为唐代诗人崔颢的名篇。崔颢的《黄鹤楼》诗原题于黄鹤楼的墙壁上,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传李白游至黄鹤楼,见了崔颢的题壁诗,叹为观止,未敢题诗。后游金陵凤凰台,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诗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纵)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白诗与崔诗虽所写对象不同,但崔诗确为千古绝唱,以至于李白仍不由自主,在诗韵与意境上模仿了崔诗。但李白毕竟是大诗仙,故仍能自出新意,成为佳篇:崔诗重在黄鹤楼的传说上着笔,最后归于思乡之情;白诗则重在咏史,最后归于关心朝政。故众清客说“套得妙”。

②面面琳宫合抱——意谓四面都由仙宫环抱。琳宫:道教用语。即仙宫。《空洞灵章经》(见唐·徐坚《初学记》卷二三引)说:“紫微焕七台,骞树秀玉霞;众圣集琳宫,金母命清歌。”又唐·吴筠《游仙》诗其三○:“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这里借喻大观园犹如仙宫般富丽堂皇。

③迢迢复道萦纡——迢迢:形容很高。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复道——悬空建于楼阁之间或悬崖间的多层通道。《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此句是说高高的层层悬空通道纡回曲折。

④金辉兽面——意谓门上有金光灿烂的镀金兽面形装饰。

⑤彩焕螭头——意谓庭柱、殿柱等上面有放射光彩的镀金螭(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头形装饰。

⑥龙蟠螭护——指石牌坊上面雕刻着盘龙和螭形图案。

⑦蓬莱仙境——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之一。见于《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⑧“宝玉见了”五句——暗指贾宝玉梦中所见太虚幻境,以暗示大观园犹如仙宫般富丽堂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