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疏通游资之路(1)

谁在投机中国 作者:于一


游资到底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资本从本质上而言没有好恶之分,对于困守在计划经济中,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国家而言,流动的资本是一剂解药。然而,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热度已经到达顶峰时,巨额资金又化身为危险的猛兽。事实上,游资只是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活钱”,是能够自由使用与支配的民间资本。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住这头猛兽,让它变成我们的好朋友。具体而言,游资就是充足的民间资本,是中国民营企业活力的体现。为了追逐利润,这些狂野的资本脱开了体制的缰绳,但这并不等于游资就是毫无规律、摧枯拉朽的山洪暴发。诀窍在于,为巨额游资找一个合理的出口,让游资无处可投,转而成为老老实实的“劳动者”。

活力资本: 投机的另一张脸

“钱”成了万恶之源,这是我们在愤怒的情绪下得出的结论。然而,抛开种种复杂的情绪,“钱”真的有那么可恨吗?如果没有现代商业的迅猛扩张,今日世界就不会如此美好。而商业扩张的背后,就是一个“钱”字。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的市场上流动着过多的资金,而在于我们缺乏契约精神和引导机制。从上到下的舆论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只助长了投机取巧的“赌博精神”,驱逐了商业创新和实体经济。

事实上,资本绝对称得上现代世界最美好的力量——它让建筑日益现代化,让生态变得更有持久性,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让国家变得更温和。

中国的现状与此相反,问题正是由于没有节制的投机,而不是“资本”本身。炒房地产、炒股市,然后炒棉花,后来又炒矿产,现在又开始炒大蒜、辣椒等农产品以及书画等艺术品。总之,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商品,都可以成为投机对象。

就是因为一个“炒”字,渐渐使人们对“游资”的行为产生了愤怒与谴责的情绪,将物价虚高、市场动荡、经济秩序不稳定等现象,统统与“游资投机”联系起来。更有甚者,有人还将“游资投机”视为经济危机现象的根源。

然而,鲜有人对游资的定义做出注解。对于社会上到底有多少资金可以归入游资的范畴,也没人说得清。游资到底是好是坏,大部分人只是情绪化地从众跟风。在对事实不了解的基础上就妄加评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对“游资”的一种不公平待遇。

按照严格意义界定,游资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这种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的“活钱”,是能够自由使用和支配的现金。之所以脱离实体经济,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大打折扣,出于资本的天性,游资当然更愿意在短期内实现最大收益。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由市场自行优化配置,最终提高资源的竞争力。作为一种市场资源、一种资本,游资的投机,如果没有违背市场规则,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其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

游资疯狂投机的原因正在于此。尽管在经济学方面判断,这种行为具有合理性,但这不能成为游资投机的借口,实质上,游资投机行为本身确实存在着很多非理性。这种非理性的结果是,尽管一些游资通过投机获取了暴利,但也有很多脱离市场规律的投机,最终导致大败而归。无论盈利与否,游资投机导致的价格大幅波动,都会造成社会上的一种恐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