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忍耐(1)

潮的人 作者:李利忠


◎ 马叙伦:奋斗要在黑暗里

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曾发生过一起要求迁校的小插曲。傅斯年、罗家伦等人设立一本签名簿,组织同意北大迁往上海的师生签名。马叙伦知道后告诉刘文典,并说:“我们不是要奋斗?奋斗要在黑暗里的。”刘把此事告诉了陈独秀,陈同意马叙伦的观点,还把傅、罗叫去训了一顿,迁校一事就此平息。

◎ 鲁迅:不会不做声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请先生也许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做声的。假如先生竟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 张元济:两国交兵,不便接谈

抗战期间,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日寇宪兵掠走书籍460多万册(后仅发还2?郾6万册),又被日寇海军部掠去铅字50吨,香港分厂栈房也被毁被封。蛰伏孤岛的张元济,唯一能做的是与郑振铎、何炳松等学人从事“搜访遗佚,保存文献,以免落入敌手,流出海外”的工作。1942年初,有日本军官两人去张宅求见,张写了八个大字:“两国交兵,不便接谈”,让家人交与来者,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其时他只好售书卖字度日,有信云:“吾辈处此时令,横运之来,无时蔑有,唯有勉自排抑,徐待清明,再作道理。”

◎ 张元济:入“新党”被革职永不叙用

甲午战争后,张元济积极投身维新运动。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月23日),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决意变法,其间首先召见的维新人士就是康有为和张元济。同年9月下旬,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当时清政府遍捕维新人士,市井传言张元济也在缉捕之列。在此危急情况下,张元济仍然每天到衙门上班,并且比平时早到晚退。他自己说:“俾知余在署中,可以就近缚送,不必到家查抄,免得惊动老母。”张元济的镇定自若,反使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顽固派误以为他不是“新党”。最后,张元济死里逃生,只得了一个“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

◎ 张元济:塞翁失马

1927年秋,张元济突遭绑票,被匪徒劫持到一间农家小屋,关了六昼夜。他从容自若,竟在盗窟作了10首七绝,脱险后将诗稿交商务印书馆排印,分送亲友。胡适当时旅居沪上,见张元济《盗窟十诗》后,亦作一绝:“盗窟归来一述奇,塞翁失马未应悲。已看六夜绳床味,换得清新十首诗。”张读后于次日即依韵奉和:“世事遭逢未足奇,本来无喜亦无悲。为言六日清闲甚,此是闲中学赋诗。”诗中纠正了胡适的一个误解,说明《盗窟十诗》非归来所作,皆“窟”中所为。

◎ 马裕藻:绝不能写什么

北平被日寇占领时,有同学请马裕藻写些字留作纪念。他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

◎ 钱玄同:抨击瞎七搭八的附会

五四时期,钱玄同曾对“西学中源说”给予严厉抨击。他在《新青年》连续发表《随感录》针砭道:“若说科学是墨老爹发明的;哲学是我国固有的,无待外求……那便是发昏做梦。”“近来中国人常说:‘大同是孔夫子发明的;民权议院是孟夫子发明的;共和是二千七百六十年前周公和召公发明的;立宪是管仲发明的;阳历是沈括发明的;大礼帽和燕尾服又是孔夫子发明的。’(这是康有为说的)此外如电报、飞行机之类,都是‘古已有之’。这种瞎七搭八的附会不仅可笑,并且无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