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忍耐(2)

潮的人 作者:李利忠


◎ 章乃器:立信一生讲真话

章乃器一生主张讲真话,晚年在给其子章立凡的信中谈到:“老实是我一生的特点。我记得曾经告诉你,当我还是一个淳朴的山乡孩子的时候,读到当时小学教科书国文,内中写了宋朝的司马光和美国的华盛顿终身不妄语的故事,给了我永不能忘的印象。以后,我长期在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要讲究言而有信讲信用。这就使我得以保持老实的性格。我曾经因此吃了多次的亏,但我始终不悔,因为觉得所失小而所得大,能心安理得地过活就是很大的所得。”

◎ 马寅初:硬朗

董桥曾撰文让今人“学学马寅初的硬朗”。20世纪50年代末,当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南园住所,“圆圆一张脸像弥勒”。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1927年北大校庆时,他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 夏承焘:小事情上勿放过做大人物之机

1949年3月21日,夏承焘念及平生师友,在日记中写道:“予今年五十,思检旧作日记,作一书,多记师友恩惠,间及自己读书经历。半百忽过,不知尚有光阴几何?因循过日,于人生不能见其大,感其深,做人治学皆甚浅薄(皆不如心叔),恐记亦无多可记。西人谓无论何人,其一生皆可为一大书,予甚愧此言,或由未能得此线索,以后须吃紧为人,加大加深体验人生,时时提醒自己,小事情上勿放过做大人物之机会。”

◎ 吴晗:喜怒不过节

1959年9月17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海瑞》的文章。因为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为使更多层次的读者看懂,吴晗将文中所引的《海瑞行状》里的一句话:“特其质多由于天植,学未进于时中。”顺笔翻译了一下:“他的本性是天赋的,大概读的书和当时的人不大一样。”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读后,认为翻译得不对,便向这位当时正意气风发的老友写去一函。夏鼐在信中指出:尊译“时中”一语,大成问题。此语出于《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郑玄在作注时说:“时节其中。”孔颖达在注疏中认为:“时节其中,谓喜怒不过节也。”意思是他(海瑞)学习还未达到“随时节制而不偏”的境界。古人对于处事治家之道,都称之为“学”,并非单指读书云云。吴晗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函:“示悉。承教‘时中’译文,甚是。这是我的疏忽,当在出集子时改正。谢谢。一隔几十年,头发都白了。得兄信,恍如重温旧谊,极喜。以后盼多指教。”

◎ 严济慈:巴黎读书人

严济慈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一年,就获得了数理教学硕士学位,他从未外出游玩或看戏。多年后,胡适从巴黎游历回国后说:“巴黎灯红酒绿,哪里是读书的地方。”严济慈立刻正色说:“胡先生这话说得很对,但是我要补充一句,只有能在巴黎读书的人,才是真正能读书的人。”

◎ 罗家伦:中央大学及牛猪鸡鸭悉数入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