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前言(2)

重返小王国 作者:(美)迈克尔·莫里茨


乔布斯始终具有不断追问的诗人的灵魂-他跟我们芸芸众生有些隔膜,很早就开始走自己的路。如果他出生的时代早一些,也许会一路趴货车追寻自己的命运。他和苹果公司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cese)作担保,拍摄了引人入胜的鲍勃·迪伦(Bob Dylan)人物传记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这个插曲绝非无缘无故。乔布斯是养子,他的养父母心地善良,却家资欠丰。他看上了里德大学(Reed College),这所学校在聪明爱思考的青少年心目中独具魅力; 20世纪70年代,它更是为那些想在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乐节上大出风头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大学。里德的书法课强化了他的美感意识,直到如今,其影响还在苹果的产品和广告设计中清晰可辨。

乔布斯的批评者说他脾气坏、顽固、倔强、喜怒无常。可是,请你给我举个反例,在哪个时代、有哪个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却没有这些性格特点,且不是完美主义者。人们口中乔布斯的毛病还有喜欢恶搞、精于算计、疑心重等等。但他是个执著、说服力强、让人不知不觉放下戒备的推销员。在我熟悉的人当中,只有他有魄力把一款平常不过的产品的广告(一只无线鼠标),贴满了全美国的公交车站。但他也有另一面,几十年前,他怀着爱心多次前往医院探视一位中风的CEO;前不久,他又苦口婆心地向硅谷的晚辈CEO们吐露肺腑箴言。

我涉足风险投资的时候,苹果的董事会辞退了乔布斯,换了一位来自东海岸的循规蹈矩之辈。乔布斯以他特有的个性,卖掉了在红杉资本持有的苹果公司的全部股份,只留了一股。我们摇着头目睹他一手缔造了日后的NeXT公司。他以高额估价向投资人[(包括罗斯·佩罗特Ross Perot)]筹资。我记得去过那家公司的总部,那里到处流露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一败涂地的迹象。大堂张贴着保罗·兰德(Paul Rand)设计的标识,还有一截浮动式楼梯,它是我们今天可以在不少苹果专卖店见到的楼梯的雏形。

NeXT把乔布斯从习以为常的环境连根拔起。他想把电脑卖给大公司,可是大公司不为产品的内在魅力所打动。当时,与想要转行做电脑的消费品公司不同,电脑公司由于软件和芯片方面的技术专长,渐渐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个大背景下,NeXT的举措也意味着乔布斯偏离了消费品企业的真髓。乔布斯在NeXT继续奋斗,如果换做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很可能早已举手投降。后来,当公司显露死亡的不祥之兆,似乎连他也将一同被埋入历史的尘埃,只能为这段历史留下一个小小的注脚。

12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很难想象苹果在1996年底收购NeXT以后所处的困境,那是一次破釜沉舟的求生之举。硅谷有些人见多了业内的起起落落,早已见怪不怪,看到乔布斯把

NeXT卖了4亿多美元,也不由地暗自叹服,虽然 NeXT只卖掉了 5万多台电脑。乔布斯又回归苹果,经过这番商业逆境的洗礼,他成熟了。

许多人熟知苹果公司起死回生的故事。但他们可能有所不知,它的故事几乎别无先例。可曾有过一位创始人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一样,在遭受无情驱逐以后又卷土重来,大刀阔斧地率领企业扭亏为盈?力挽狂澜在任何情况下都殊非易事,高科技企业尤甚。说乔布斯两度创立苹果公司并不是夸大其词,而且,第二次他完全是单枪匹马。

读者若想对乔布斯这个人有更多了解,建议大家登陆 YouTube,看看他2005年向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发表的演说,这次针对青年学子的讲话可谓直抒胸臆,有感而发。他传达了许多感悟,其中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给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都有机会超越平庸,最重要的,都有机会走自己的路。讲到最后,他借用《地球索引》(the Whole Earth Catalog)最后一期封底的格言告诫莘莘学子要“永不满足”(Stay Hungry。 Stay Foolishl)。我发现,这句话对想要一生从事小企业投资的人(比如我自己)也是诚挚的忠告。

-迈克尔·莫里茨

2009年于旧金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