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企业发展史是危险的工作。企业跟人一样,表象与实质往往存在分歧。企业和人都有天然的冲动,想以自己最好的一面示人;而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比单个的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维护外在形象。打广告的目的是描述企业及其产品,使其笼罩在迷人的光环下。公关公司负责发布新闻稿,维护与记者的关系,处理棘手的问题。它们恭敬殷勤地取悦证券分析师、银行家和经纪人,使其在股市上对自己的股票给予适当的关注。
所以,尚未进入公众视线的企业自有其魅力。他们不用理会联邦机构或股东(这些人只喜欢精心策划的有名气的企业)的约束。小公司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往往比大公司更容易仗义执言,也不会煞费苦心、坐立不安地保守企业的秘密。公司刚刚创办,他们多半对抬升知名度求之不得。刊登在大报和知名杂志上的报道受题材所限,往往篇幅短小,对小公司发展过程中诸多方面的细节含糊其辞,一笔带过,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也容易淡化对它的批评。到了正式撰写企业的发展史时,创业初年的细枝末节往往早已湮灭。早年艰辛的创业之路被神化,即便想要客观叙述,也容易歪曲事实变成杜撰。聪明人说,这就是怀旧。怀旧不等于事实。所以,在企业的创办者和老员工已经去世,或者往事渐渐淡化为遥远的记忆以后,再回顾它的发展史,是一件颇费斟酌的事。
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很好描写,一旦它从车库或单间办公室搬出来,就变得面目模糊起来。员工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厂房和仓库,你必须把东鳞西爪、一星半点的印象收集起来,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资料的庞杂无序已然是个障碍,还有实际操作的困难。想要搞清楚一家美国大公司的基调和本质,好似整理高尔基的小说素材。有些故事是从心碎的难民口中听来的,再刨根问底就比较麻烦。难民很难取得旅游签证,很容易摸熟官方的规定,不可能随处活动而不被跟踪,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驱逐出境。
说来可怜,位于加利福尼亚某个角落的小公司,接二连三发展成了大公司,给写书人增加了不少困难。此前30年间,圣荷西和旧金山的果园被夷为平地,几十家公司拔地而起,成了今天的硅谷。这些公司的发迹大多与电子产品有关。
它们发展迅猛,以至于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是梅子和杏的果核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十几年来,微电子的发展从导弹头演变成台式电脑。这些公司吸引了政客这一通常的寄生阶层,管理顾问和记者也急不可待地想为困扰其他行业的病症找到治疗方案。
在一定意义上,人们对这些公司的普遍印象都来自歪曲的幻想。它们的经营方式被认为是不拘一格的;工作环境轻松随意,员工天才的头脑享受工作的每一刻。它们的创办者被认为与员工分享财富,传统公司的毒瘤,即森严的等级和严重的官僚习气在这里被一扫而空。我们被告知,公司的首脑人物允许下属随便出入自己的办公室,除小偷和执拗分子外轻易不肯解雇一个人。专事公关的老手说,这些公司由想象力过人而且喜欢冒险的精英创办。他们推出新产品时胸有成竹、十拿九稳,就像亨利·凯泽(Henry Kaiser)当年推出“自由轮”(Liberty ship)那般豪气十足; *开发新一代芯片或制造运行速度更快的电脑,无一例外被描述成命中注定、志在必得的产物。他们开口必谈上帝的召唤、国家的使命或者先驱精神。
如此神化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硅谷早熟的产儿苹果电脑公司。8年来,它从家里的客厅起步,发展到年销售额过10亿美元,股票市值总额高达25亿美元。它跻身“《财富》500强企业”所花的时间,比《财富》杂志编录过的任何一家创业公司都少,而在美国前100家工业企业中,它在创办前10年内倒闭的可能性也最大。它的两位股东据说位居美国富豪前400名之列,而它的员工有100多名身价过百万美元。用普通的标准看,苹果的成就足以让硅谷的其他公司相形见绌。它比早几十年创办的企业规模大,它自主研发和推出新产品,它没有寻求业内大亨的扶持。
我酝酿写作这本书时,苹果已经发展成了一家大公司。苹果2代家用电脑取得巨大成功,公司也在奋力迎接双重挑战:一方面研制推出新机型,一方面与行业巨头、总公司设在纽约州阿蒙克市的IBM积极竞争。随着家用电脑行业的快速成熟,苹果的早期岁月很快进入了民歌和传说故事中。众多早年勉强立足的同类小公司被飞快地抛在道路两侧,成为行业领袖者的可谓凤毛麟角,苹果就是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