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镜子到底是什么形象

禅说庄子(四)知北游 作者:冯学成


所以,“留意”这个东西在佛法里讲是“作意”,这个“作意”很关键,但“作意”到了后来,还要“不作意”。因为在佛教里,不管是作用于“有”也好,还是作用于“空”也好,都有一个举念,让你如何如何,是让你“作意”。禅宗里讲“向上提持”,还是让你“作意”,到某个时候要把这个“作意”放下。一步一步地走,首先,你要“作意”,当你把这个“作意”玩熟了以后,再把这个“作意”放下,那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所以,我们看到“油然不形而神”,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从这句话的背后找到这个感觉。

“万物畜而不知”,实际上不要说大道,我们自己学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底蕴?经常打坐的人,我就要问他,平时我们经常被外部环境牵着跑,同时自己的内心里还有很多东西也具足存在。平时心被万物牵扯着,我们不觉得自己心里有什么;当你坐在那里,打坐的时候,把外部环境的东西一抽空,哎呀!这时我们面对自己肚皮里的东西,一会儿给你冒一个东西,一会儿又给你冒一个东西,让你手忙脚乱。有时是无聊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但如果你是有心人,就会发现有时会有很精彩的东西出来。哎呀!自己肚子里还有这么精彩的东西呀!那时你就会震撼、惊诧了。

的确是这样,像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还不是梦到几个人在打牌,打牌的时候把元素周期律给破译了。海明威是在梦里把小说给写了,他做了个梦觉得很有启示,就此完成了名著。基督教很重视梦的启示,有时把梦当作上帝的启示。我们也把《周公解梦》当作一种启示,结果反而过多关注富、贵、吉、凶等问题,没有必要。关键还是少看外部的形象,我们要看自己肚皮里有什么东西?管它是什么吉、凶、福、祸,关键是看有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来,会有这些东西去?我们生活了一辈子,很难得安安静静来料理一下自己肚皮里有什么东西。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打坐,使自己安静下来,让我们肚皮里的自我内容表现出来给自己看,你才知道自己肚皮里还有这些东西。你刚开始打坐的时候,会有一些身边的事情牵扯着,但是多坐一会儿,把身边的这些因缘都料理顺了以后,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你“第八识”深层的种子,你生命里原始的东西、积累的东西,就要冒出来了,有些不可思议的东西要冒出来,到时你才觉得自己是个聚宝盆,有无尽宝藏在这里摆着,那你就觉得安逸了。

所以“此之谓本根”,什么叫“本根”?用佛教的话说就是“真如”,也就是“佛性”。道家里讲“本根”也好,“道”也好,“道本”也好,都是一回事,当然,在这里就叫“本根”。

前面讲“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这里又说“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这里又是一个“不知”,“不知”就是本根。“知”,很可怜,“知”就是你此时此刻面对一个对象,面对一个问题,你知道而已。而“不知”则是泛指一切,“无知”是一个无穷尽的空间、无穷尽的内容,这个恰恰就是我们的“本根”。这个无穷尽的空间、无穷尽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就是“无知”。有没有?肯定有。有什么?既然你不知道,它就是“无”。所以,它就是似有似无,非有非无,你把注意力放在某个角落,那个角落就清晰了,就变成可知了,进一步就变成已知了。那么我们怎样把这个“本根”寻找回来呢?《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之类的,都是讲求“归根”,都是教我们怎样找到这个“本根”,找到以后就“可以观于天矣”。

大家学《阴符经》都知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我们这里有很多位能够背《阴符经》的朋友。那么这里就可以说“可以观于天矣”,只有得到“本根”,你才能够观于天,你才能成为至人,才能成为大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