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开始按照自己体悟到和学到的真理来行动,不再受制于过往的老旧模式,那么这些洞见和体悟就可能整合到灵魂里面,如此一来,灵魂就能借由消化人格的老旧模式而产生转化,变得更成熟。人格并不是一个需要堆砌或灭绝的东西,它必须透过时间来得到发展,变得更细致成熟,并且要和本体结合在一起。若想发展出完整的人格,整合的过程就是必要的,因为一个整合好的灵魂,其人格和存在本身就不再冲突了。人格其实就是灵魂受制约的部分。若想转化受制约的部分,只有靠着洞见和本体境界,才能够让灵魂成熟和完整,否则便可能搁置人格,一味地发展存在的状态。某些灵修体系就是以这种发展方向为主,亦即让一个人体验到各式各样的悟境,并且维持在那些境界里。其实这样的人并没有真的活在世上,他们可能达成了某种存在的境界,但只有在坐禅时才体认得到——他们无法在进入菜市场的时候,也拥有这种境界。
接下来的步骤就不能靠脱离人群、死死地打坐,或借着老师的咨商来了解自己的某个部分。你必须采取实际的行动,而且必须考量你所学到的一切洞见、认识和体悟,这样才能把人格的所有面向统合起来,变得愈来愈平衡完整。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内在工作有点像是建构及发展自我和现实人生。你不可能只是下了一点工夫,美好的事就自然发生了。这是一般人的期待,但事情不会按照这种方式发生的。你很可能会把洞见和体悟视为奖赏或糖果,但如果你把糖果吃了,就会像一心想借着咨商来得到奖励的幼儿。如果你真想发展出自我了悟,变成完全成熟平衡的人,就得善用真实的生命经验来转化自己。
我发现有件不幸、会带来挫败的事经常发生,而且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人们一旦了悟到本体境界,往往会把这类境界看成是食物、奖赏或成就。对本体的了悟的确是一种资粮,但这些了悟是从根本或核心的部分产生的,因此是用来转化你的。它们的出现并不是要供你消费,而是要你吸收消化它们。其实拥有这类了悟还不够,“噢,这个感觉真是美妙极了,我现在觉得非常圆满”之类的感受是不够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质疑这一点。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落入这种模式,但我认为大部分人都会如此。当某个学生有了某种本体经验时(譬如意志力这个面向),通常会出现强而有力的支撑感和稳定性。那种匮乏、不足、缺乏支持的感觉会突然消失。这份体认或许很美,但仍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