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与大清的关系向为特殊,早在西欧人经海路到达中国的时候,俄国人就穿过西伯利亚向中国推进。当大清还处于鼎盛的时候,与俄国就有一战,遂有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项协议。尔后还有《恰克图条约》等。在清之初期、中期,清与俄国一直保持特殊的外交关系。“清代初期的中俄关系同中国与其他西欧海权国家的关系迥然相异。事实上,俄国在中国占据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唯一与之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唯一派遣外交使团的‘西方’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在北京拥有宗教、贸易和教育特权的国家。”当时的人们还习惯把西方国家列为清之藩属时,康熙已经视俄国为独立之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俄两国一直平等往来,虽有摩擦,但谈不上谁侵略谁。鸦片战争后,国力虽然一般的俄国也不甘示弱,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大面积土地。李鸿章主导的自强运动兴起后,沉睡的大熊俄国国力剧增,不断侵扰中国的边疆,尤其是对新疆伊犁的侵扰不断加剧。对大清的属藩朝鲜,俄国也想能从中捞到一点好处,以此扩张它在远东的势力。甲申事变前,俄就对朝鲜局势颇为关注,企图在远东谋得利益。有些朝鲜官员也想撇开中国,寻求俄的保护,亲俄势力逐渐形成。甲申事变,日本既是针对大清,也是针对俄国。事变失败后,开化派受挫,亲俄势力遂乘机诱导国王寻求联俄,以谋俄之保护。已然监国的袁世凯自然不愿看到此等情形出现,对朝俄暗中来往颇为气愤,并竭力制止。
朝鲜求俄保护先后有两次,一次是在光绪十年底(1885年初),一次是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夏。第一次的策动者为穆麟德。穆乃朝鲜海关总税务司兼外署协办,是朝鲜的改革派人物,深得朝鲜朝廷信任。穆有对朝军事、经济、交通等之改革计划,曾寻求李鸿章支持。李鸿章表示同情,但未予有力支持。穆麟德遂寻求俄国支持,并促使俄朝订立《韩俄通商章程》,极得俄人好感。甲申之变,中日交火,朝鲜甚为担心,遂在穆麟德的促使下,寻求俄之保护,并与俄定下密约,俄派舰保护朝鲜沿海,派员教练朝鲜士兵等。朝俄密约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宗主国中国自然不能答应;日本深恐朝鲜落入俄人之手,甚至危及日本本土,也不甘愿;英国也恐俄势力南下,侵占自己利益。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朝鲜不得不撤了穆麟德,朝俄密约遂成空文。袁世凯也多方压迫,迫使穆麟德离开朝鲜。朝鲜第二次与俄亲近则事出多因。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夏,英国占据巨文岛,亲日派威胁甚紧,加之袁世凯对朝鲜确为专横,朝鲜遂再萌生与俄亲近的想法。朝鲜国王密召前年因海参崴密约一案而被流放的金光勋返回汉城,并命其与俄驻朝公使韦贝交往。朝、俄之间再度密商保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