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业要取得重要突破,除了时代机遇之外,标志性人物的推进非常关键。对于浸信教来说,乔治·怀特菲尔德就是标志性人物。
1639年,罗杰·威廉斯在罗德岛创建北美殖民地的第一个浸信会教堂。不过,在那之后100年,浸信教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直到1739年前后开始的所谓“大觉醒”时期,随着魅力超凡的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乔治·怀特菲尔德在北美殖民地的东海岸巡回传教,当地掀起一股日益高涨的宗教热情,这个教派才盛行起来。
让我们回忆一下壮观的场景吧。
荒郊野外,成群结队的人在痛哭流涕,为自己曾经的过错捶胸顿足、尖叫甚至晕倒。在这种极富感染力宗教仪式的感召下,很多人皈依了基督教,一些信仰不坚定的基督徒也坚定了开始有些脆弱的信仰。在这个时期,浸信会信徒的宗教情绪变得越来越狂热。他们主张信徒应当主动接受浸礼,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仅在新英格兰地区就涌现出一百多个浸信会教堂。浸信会的牧师可以由世俗人士担任,教徒聚会又是自发性质的,因此,这一教派十分适合在具有民主精神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当中传播。
就像电影《流血黑金》中的一样,浸信会牧师原先大多是平民百姓,所受教育甚少,因此聚会形式往往比较粗俗。但正是这些粗俗的人,却意志坚定,不取报酬。他们跋山涉水前往其他教派传教士不曾涉足的穷乡僻壤进行传教。他们反对教会的权威,拒绝接受上级主教或某种教会等级制度的管辖。到18世纪末,浸信会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的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
从19世纪初到30年代末,“第二次大觉醒”把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三个州的宗教狂热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宗教的复兴之火呈燎原之势,罗切斯特以及纽约州北部和俄亥俄州的许多地方都被称为“火区”。以查尔斯·格兰迪森·芬尼为代表的信仰复兴运动者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举行通宵达旦的祈祷会。在这些以情绪大爆发为特点的戏剧性场合里,主角是一些坐在“忧虑凳”上、顽固不化的“罪人”,村民在一旁敦促他们悔过自新。有罪者一旦悔悟,就会涕泪满面,跪地祈祷。传教士讲述希望与恐惧,把天堂的美景和地狱的烈火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众人。
19世纪20年代末,罗切斯特的激进新教徒要求禁止吸烟、跳舞、玩牌、打台球和演戏,抵制在星期天营业的商店。洛克菲勒说:“在小时候或刚开始做生意的那段日子,我认识的那些浸信会信徒服从个人道德和教会训导,不光在公共场所不跳舞,在任何其他地方也不跳舞,甚至认为跳舞是不光彩的……剧院被视为堕落的根源,虔诚的教徒必须远离。”洛克菲勒从小就建立起一种牢固的意识:基督徒必须是一名能够抵御世俗诱惑的战士,永不违背教徒的行为准则。
除了恪守严苛的教规,浸信教徒还要坚持平等主义的思想。他们认为所有误入歧途的灵魂都能得到解救,并非只有一小部分上帝的选民才能得到救赎。这种注重自我完善的精神对19世纪的美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浸信会在是否允许奴隶主担任传教士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南方9个州的浸信会代表在1845年5月宣布自行组建南方浸信会大会。北方的浸信会教徒坚持认为,废除黑人奴隶制与反对教会等级制、提倡平民主义和清除社会罪恶运动在精神上是一致的。“第二次大觉醒”无疑把个人对基督教的皈依与社会改革联系到了一起,加强了人们对政治的参与。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人可以尽情享用魔鬼酿造的朗姆酒,可是新兴的新教教派主张大力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因而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促成全国性戒酒运动的兴起。
成长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的洛克菲勒,自然成了浸信教徒。不过,与同时代的很多浸信教徒不同,洛克菲勒入教之后,终生恪守浸信教,既不饮酒,更不吸烟,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强大的宗教信仰,成了洛克菲勒最重要的信心支柱,他终生不忘慈善,退休以后更是把主要精力、财力倾注到慈善、公益事业上,浸信教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8女神阿莱扎
尽管比尔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居无定所,缺乏责任感,但母亲阿莱扎始终全力照料五个子女。这种面对困苦却毫无怨言的坚强性格,影响了洛克菲勒,并且成为洛克菲勒闯荡商海的基本信念。
比尔每次出门时,偶尔可能会有朋友或新人来走动一下。而年轻的阿莱扎,要在那座地处荒野边缘的小屋里独自同孩子们过漫漫长夜。识字不多的阿莱扎慢慢读着《圣经》,还要时刻准备对付可能出现的盗贼以及不轨分子。洛克菲勒最津津乐道的往事中就有一件是关于母亲如何沉着冷静地面对危险:母亲得了百日咳,只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以免传染给孩子们。她发现几个贼躲在房后准备下手,可是家里又没有男人。于是,她便轻轻推开窗户,唱起一首古老的黑人歌曲,好像全家人就要起床干活了。几个贼人被吓住了。他们在公路对面的车棚里偷了一套马具,便溜掉了。
早年的生活经历使洛克菲勒对妇女一直深怀敬意。与“镀金时代”的其他美国富商巨贾不同,他从来不把妇女当成男性的装饰品。洛克菲勒的岳母、大姨子常年住在洛克菲勒家里,洛克菲勒与她们能和睦相处,说明他对女性的态度,确实超过同时代的其他成功男人。
阿莱扎生于1813年,正是浸信教在美国大行其道的影响下长大成人,因而在遵循教规方面从不马虎。如果“魔鬼比尔”送给孩子们礼物,阿莱扎就一定会惩罚他们,希望以此来去除孩子们身上那种洛克菲勒家族的放纵作风。
洛克菲勒与母亲的想法一致,因此,当母亲把他捆在苹果树上、拿起桦树枝条抽打时,他只有乖乖地接受。她对孩子的态度的确是苛刻一些。有一回,她因为洛克菲勒在学校淘气而打他,洛克菲勒坚持说自己是无辜的。“没关系,”她打断道,“既然已经开始打了,留着算下回的吧!”
一个月夜,洛克菲勒和弟弟威廉偷着外出滑冰时,突然听到一个掉进河里的孩子的拼命呼救声。约翰和威廉伸出一支木棒,把那个浑身发抖的孩子拉出来,救了他一命。回家后,他们的勇敢得到阿莱扎的表扬,但接下来依旧被打了一顿。“我俩原以为这一次会没事儿,”洛克菲勒说,“结果母亲还是打了我们一顿。”
多少年以后当洛克菲勒与妈妈一起回忆起这段来时,阿莱扎笑出了声。多么温馨的记忆啊!
洛克菲勒三兄弟中,威廉和弗兰克继承了父亲的大脸盘和高额头,洛克菲勒却继承了母亲的长脸尖下巴和一双目光锐利的眼睛以及更接近戴维森家族的性格。同时,他也继承了母亲那种不显老的特点以及长时间不声不响地承担重负的能力。
据邻居反映,阿莱扎的性格稳重,不发脾气,不大声言语,也从不斥责别人。这种不怒而威的性格被洛克菲勒完全继承了下来,后来在企业经营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压力,洛克菲勒都能抿着嘴唇思考出路,而不是像同事那样慌张。
除了性格外,洛克菲勒还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精打细算、节俭持家等优良品德。正是这些品德使他在经营标准石油公司的过程中屡有卓越的表现。阿莱扎草率地决定嫁给“魔鬼比尔”,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她教导孩子在作决定之前要冷静地反复考虑。
阿莱扎的口头禅是“等等再说”,后来这也成了洛克菲勒在商界打拼时的座右铭。
尽管在选择丈夫上看走了眼,但在对孩子的判断上,阿莱扎从来没有失误过。在她看来,长子约翰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孩子,她还在长子身上看到了别人尚未发现的潜质:能担当,能独立做事。由于她信任洛克菲勒,敢于让他承担成年人的责任,比如照顾弟弟妹妹,这些都促使洛克菲勒成熟起来,并且有了非同寻常的自信。他一定感到很自豪,因为自己能够替代父亲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与家中其他孩子之间不是寻常的兄弟姐妹关系,似乎更像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前者经常向后者发号施令。南北战争爆发后,洛克菲勒没有报名参战,就是因为他在家里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9混乱的家族
如果妈妈阿莱扎在孩子们心中等同于纪律,那么,比尔就代表着笑声、生活丰足和愉快时光。邻居们打猎会叫比尔,钓鱼会叫比尔。比尔还是神射手,能击落在空中飞翔的小鸟。他对枪械十分着迷,在摩拉维亚的家里总是放着几支擦拭一新、上好油的步枪,其中有一支还带着瞄准镜。他可以站在草地上,瞄准一棵松树连发数枪,直到把整块树皮剥下来。比尔终生保持对枪械的爱好,90多岁的时候,送给孙子孙女的礼物中,往往还有枪。
从道德品质上看,比尔实在是个奇特的混合体。他时而诚实得出奇,时而又使出种种骗术。他在无形之中向儿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做买卖就是参加一场严酷激烈的竞争,必须想方设法战胜对手,其间可以使用正当抑或不正当的各种手段。他教给约翰如何寸步不让地讨价还价,而后者在后来即以此著称于世。
你别看比尔经常笑容满面的,但他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管理方式,特别重视合同,并且在起草合同时非常仔细认真。在他风风光光做伐木生意时,工钱付得多而且从不拖欠。据他儿子的说法,他当时很得人心,不过他雇人只雇一阵子,然后就彬彬有礼地告诉人家:“我不再需要你们了!”没过几天,他又把这些人雇了回来。这就是他所谓的“辞了再雇、雇了再辞策略”。这种做法让工人谁也不敢在干活时没精打采。
洛克菲勒在做公司的时候,究竟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奸诈多些,还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坚定严苛多些?别小看这样的问题。一度,这可是美国对洛克菲勒这个敛钱怪物的两大评价底线。围绕这两个问题,甚至分出若干阵营。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经如此评论洛克菲勒:“他的所说、所思和所感来自母亲,而他的所作所为则来自父亲,再加上由于童年的不幸经历而产生的极度谨慎。”问题其实要复杂得多,不过,洛克菲勒的性格之中无疑融合了父亲的胆大妄为和母亲的审慎小心。他一生的成就也正是这两种彼此对立却又在强大压力下结合于一人的倾向之间相互冲突、斗争的结果。
其实,仅仅谈论父母,可能还是有局限,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家庭更深的背景。让我们稍稍展开些思路,看看洛克菲勒的爷爷是什么样的人吧。
洛克菲勒的爷爷是个矮小无能的男人,家里大事小情,几乎都得靠奶奶。奶奶露西个子高大,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她指挥。洛克菲勒家族遗传下奶奶的一大基因:身材高大。此外,她也为洛克菲勒家族立下一个有关媳妇的规矩:必须超级能干。
也亏了奶奶能干,不然,十个孩子怎么养活呢?洛克菲勒很少说任何人的坏话,更很少说长辈的坏话,但他曾经公开说过,爷爷实在配不上奶奶。在洛克菲勒短暂的记忆里,爷爷除了个子小之外,经常是醉醺醺,他的几个儿子也都继承了这一不良习性。据说,洛克菲勒的一位叔叔,一辈子没有在清醒的情况下,离开过家里8公里以上。对于家族的这两个传统,连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那么不正经的人都很不屑,他虽然生活上放荡不羁,一生以骗人钱财为事业,但却终生不喝酒、不吸烟。如果说洛克菲勒从父亲那里继承什么的话,可能不喝酒是最重要的一条。
除了酗酒之外,洛克菲勒叔伯辈生活上显然称不上检点,与父亲一样,洛克菲勒的一个叔叔与邻居家的保姆私奔了,也过起了重婚生活。
对洛克菲勒而言,既然家庭的罪恶无法避免,那就只能遗忘,遗忘不了就忽略,忽略不了就不去谈论。他的早熟、沉默寡言、忍辱负重,应该都与这样的家庭背景有关。当然,从成就大事的角度看,这样残酷的生长背景,也让他有了接受考验、战胜恶劣环境的心理准备。这样的逆境,加上妈妈从小培植的宗教信仰,使洛克菲勒在小时候,就有一颗超过同龄人的心脏,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处变不惊。
洛克菲勒的记忆充满了颠簸、流浪、贫穷、劳累、不忠、丑恶,这种种的不良记忆,迫使洛克菲勒必须早熟。他很小就替文化不高的妈妈记账,要在妈妈干活时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召集他们去教堂。洛克菲勒不仅要有担当,还要有管理能力。
此时,另外一些将改变美国商业的风云人物也正在成长着。
10牛人时代
1835年,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英格兰,并在10年后移民美国。依靠铁路与电报,卡内基建立起了强大的钢铁王国。
1837年,皮尔庞特·摩根出生,银行业在他的手中被缔造成王国。
书写美国镀金时代传奇并奠定现代美国商业基础的三大巨人,簇拥着在5年间先后问世,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时代的杰作。
当然,如果算上人寿保险创始人海德亨利(1834)、证券与铁路的超级大牛人杰夫·古尔特(1836)、铁路大亨希尔詹姆斯(1838)、精肉加工先驱斯威夫特公司创始人斯威夫特(1839)、百货公司创始人瓦纳麦克(1839)等人,可能就更显得出时代呼唤,天公作美了。
当然,成为商业巨头,那还是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都要经过各种洗礼。不是所有人都有摩根的好运气,出生于豪门。卡内基曾经是个学徒工,而洛克菲勒则是个记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