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解你,你是那么善良,那么善解人意,我早就在心里发誓,这辈子非你莫娶!”小石信誓旦旦。
“你还记得我问你安娜卡列妮娜的事吗?”
“记得,你问我遇到安娜会怎样对待她。”
“其实,我就是个安娜。”
“你……”
“好吧,我把我的一切都告诉你!”
月亮升上来了,月光把藏经楼照的通亮,在那个有月亮的夜晚,王汝瑜敞开心扉把自己的过去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傅小石。
2、
“我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并且还有一个孩子。”王汝瑜开始向小石讲述自己的身世。
1936年阴历4月14日,伴随着一声婴儿清脆的啼哭,王汝瑜降临在古城南京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王汝瑜的爷爷担任着南京警察厅厅长这一要职。父亲叫王志达,在军队中担任军法主任。父亲兄弟四人,排行老三。
当时,整个家族里第三代即孙子孙女多达十多个。但最受爷爷宠爱的却是王汝瑜这个老三的千金。老辈上留下来的规矩,开家宴时女孩子是不能上桌的,而爷爷却对这个孙女破了例。每逢开家宴,爷爷就摆个小椅子在自己身边,把王汝瑜放在上边,和几个伯伯、叔叔一起上桌。其他几房太太们望着,心中很是不平,但也无可奈何。爷爷宠爱孙女出了名,连洗澡都带着她同去,后来长到六七岁时,才不再带着她下男人的澡堂。
王汝瑜讨人喜欢是有原因的,就是她特别懂事。抗战时,一次日本人的飞机来空袭,警报一响,王汝瑜拽着母亲就往饭桌底下钻。躲在桌子底下,她不停地轻声祷告,祈求老天爷保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安全,唯独没有提到自己。空袭过后,母亲把这事一说,更讨爷爷喜欢。
在王汝瑜的印象中,爷爷有好几处家产,光是碑亭巷的房子就有好几进,还在健康路上开了一家健康旅馆。爷爷虽然身居高位,但对人和蔼,心地善良,大约在她六七岁那年,门外来了一个要饭的叫化子,冬天,外面又下大雪,要饭的老头冻得索索发抖,爷爷见状,就把身上皮袍脱下来给要饭的穿上。这在王汝瑜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王汝瑜9岁那年,爷爷去世了,吊唁的人群川流不息,家里专门请来了大厨子,酒席开了几天几夜。
爷爷去世后,王汝瑜随母亲去了苏州外婆家。外公是东吴大学的校长,母亲就在外公的学校教书。王汝瑜则进了三多桥附近的培德小学读书。王汝瑜从小性格活泼可爱,深受老师喜爱,11岁那年,学校排练话剧《白雪公主》,因为王汝瑜个儿较高,老师让王汝瑜饰演白雪公主的母亲,王汝瑜穿上妈妈的一件皮大衣,演的活灵活现。同学老师都夸她演的好。《白雪公主》连演好几场,不但在学校演,还被请到社会上演。王汝瑜出尽了风头。
大约1947年,王汝瑜回到南京,先在中山南路上小学,后到南京五中读书。自从爷爷去世后,家境大不如前,虽然父亲还在军队任职,但因为家中人口多,寅吃卯粮,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母亲生过11个孩子,活下来5个,王汝瑜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还有2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再加上祖母,一家8口人吃饭,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里确实不易。在这样的境况下,父亲的清廉留给了王汝瑜很深的印象。一天,一个吴姓军官贪污被抓,他的家人来送礼,希望从轻发落,父亲坚决不收。
南京解放后,碑亭巷的房子被人民政府没收,后来在原址上建起了南京卷烟厂。一家人搬到富民坊一间平房居住。这时,父母亲都到了部队办的华东革命大学培训,“换脑筋”,姐姐嫁到了上海,家中留下王汝瑜和祖母以及两个弟弟、妹妹在一起生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这个仅有13岁的姑娘身上。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靠卖一些旧衣服和家具度日。多亏了王汝瑜小学的班主任钱照蓉老师,钱老师一辈子没有结婚,把王汝瑜当亲闺女待,不仅将王汝瑜小学学习期间的学费书本费全部减免,而且经常接济王汝瑜一家,给她一些零花钱,并把她的弟妹接到家中吃饭。
13岁的王汝瑜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除去上学,就是洗衣、做饭、烧菜,样样活都得干。这使王汝瑜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苦,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操持家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