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孔子首倡“礼治”与“仁学”(4)

先秦诸子精神 作者:孙开泰


⑶曾子的孝道、“内圣”“外王”与儒家之正传

曾子是孔门弟子中最得其正传的一位,他主要发扬了儒家孝道的思想。孝道是《论语》中伦理学的核心。《论语·学而》记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说儿子孝顺父母,弟弟敬爱哥哥,这就是仁爱的根本。这句话说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死后,曾子确有以孔学正传自命的雄心。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一系,正是继承了孔子学说核心的“孝”的伦理思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以为曾子最突出的是精通孝道,并作《孝经》。因为《孝经》所论述的关于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如何相处的问题,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以血缘关系建立的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孝道是维系这种家庭关系的最根本的方法。如果各个家庭都维系得很好,整个封建社会就稳定了。 (曾子)

《论语·里仁》引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抓住了根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即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满足的要求,也要使别人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要自己所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忠恕与孝道是什么关系呢?《论语·为政》引孔子说:“孝慈,则忠。”可见曾子用“忠恕”来概括孔子的道,是对的。《论语·卫灵公》引孔子回答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一辈子都实行它,”这句话就是说的“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见孔子也是肯定曾子把他的“道”概括为“忠恕”的。

曾子广收门徒,为鲁、费之君重用,后来曾子的儿子曾申,又得鲁繆公的尊礼,形成相当的势力。据说,《孝经》是孔子讲授,曾子记录而成。曾子是儒家的正传,此说是从孟子开始的。此后曾子在儒学的地位才大大提高。到唐代,韩愈认为孟子之后道统失传,并且以继承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为已任。之后的宋明理学家们同样认定曾子是孔门正传,如二程(程颢、程颐)认为,孔子死后传其道的只有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传。”朱熹也认同这一说法。由此,曾子与思孟学派在宋明就有了特殊的地位。

关于“内圣”、“外王”的由来,也与曾子直接有关。“内圣”、“外王”,最早见于《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天下》属《杂篇》,成书当在战国晚期,所讲的或许在儒家早已开辟“内圣”、“外王”之道以后。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是由《大学》而起的。《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庄子的内圣外王有着内在的关联。朱熹《大学章句》引子程子的话认为:“《大学》是孔子之遗书,(后又说:“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之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者、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又说:“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可见《大学》与孔子和曾子关系密切,曾子为孔子正传亦由此可见,确为儒家重要经典。内圣是指圣人内心的修养,即修身。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路子,外王是指将圣人修身之后的精神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而“外王”成为一体。即先道德而后修养,有修养之后再从政以治理国家。《大学》的思路正是如此。孔子、曾子已开辟了如《庄子·天下》所记载的“内圣”、“外王”之道。在孔门弟子中,除曾子之外,曾子的学生子思,以及思孟学派,更是明确承袭了这一思路。此可见曾子在孔门弟子中正统地位。

⑷子夏是儒学向法家演化的中介

子夏(公元前507年~?),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门弟子中文学类的高足。子夏比孔子小44岁,幼年时家贫穷,《论语·子张》记载他“博学而笃志”。子夏任过鲁国的“莒父宰”,即今山东高密县东南的地方长官。孔子死后他在魏的西河讲学。他对礼节仪式十分熟悉,对古代文献典籍也很重视,并善于讲解,尤其是对《诗》、《书》、和《春秋》。《后汉书·徐防传》说子夏是解释儒家经典的章句之学的首倡者。他对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继承和传授有特殊的贡献。 (子夏)

关于子夏一派没有列入儒家八派的原因,郭沫若认为:“这是韩非承认法家出于子夏,也就是自己的祖宗,故把他从儒家中剔除了”。由此看来,子夏的思想在思想史上确有其重要地位,他是由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