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子思对中庸之道的弘扬及思孟学派(1)

先秦诸子精神 作者:孙开泰


1.思孟学派的客观存在

思孟学派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客观存在的。上面我们谈到儒家学派时已经提及《韩非子》所说的子思氏一派、孟氏一派、乐正氏一派,三者实际上就是一派,即思孟学派。现在我们简要论述这一学派来龙去脉:

⑴从师承上来考察,《荀子·解蔽》把曾子(曾参)看作子思、孟子的先驱,曾子在孔子死后广收门徒,并自以为是孔门的正传。《孟子》对曾子、子思十分推崇,显然也承认这种师承关系。孟子说他是子思的“私淑弟子”,司马迁说,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即孟子没有直接受业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传弟子。而《孟子》明确记载乐正克是孟子的学生。因此把子思、孟子、乐正克说成是一个学派,即思孟学派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一事实得到理学家们的承认。《二程语录》和《朱子语类》都对曾子、子思、孟子等的师承关系有清楚的记载。而叶适《习学记言》卷13否认曾子是孔门正传之说,但肯定曾子、子思、孟子为一个学派。至于曾子是否孔门的正传,在历史上就有争论。但是这种争论价值不大,我们可以不必管它,而只需弄清思孟学派是客观存在,就足够了。

⑵从思想的一致来看,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孟子的思想受了子思的影响,在强调内省的认识途径,主观唯心论思想体系等等都是一致的。因此《荀子·非十二子》把子思和孟子当成一个学派来批评,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⑶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子思、孟子的伦理化的五行说对汉代董仲舒的影响,还是他们的心性说对唐代佛教禅宗以及宋明理学的影响,都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不可否认,思孟学派是客观上存在的。

2.子思突出了孔子的 “中庸”思想

子思(约公元前492~前402年)姓孔名伋。他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曾参的学生(也有人说他是子游的学生)。子思曾在鲁穆公时受到尊宠。《孟子·告子下》记载淳于髡的话:“鲁穆公的时候,公仪休主持朝政,子柳、子思为臣。”公仪休、子思都是贤臣,鲁穆公常向子思问政,并能接受其意见,而且付诸实行。因此这段时期鲁国在政治上还算比较好。

《中庸》是子思晚年“尝困于宋”时的著作(《史记·孔子世家》),经思孟学派在战国后期整理成书。《汉书·艺文志》有《子思》23篇,《隋书·艺文志》有《子思子》7卷,但已亡佚。清末黄以周辑有《子思子》七卷。保存在《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当是子思的著作。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一楚墓出土了大量竹简,经荆门博物馆整理为《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经李学勤、庞朴等专家考订,认为其中《淄衣》、《鲁穆公问子思》等多篇是子思的著作。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将进一步推动对子思与思孟学派的研究,也将大大推动对儒家思想史的研究。

《中庸》集中体现了子思的思想,其中关于“中庸”的论述是对孔子“中庸”

思想的重大发展。 (子思)

孔子倡导“中庸”,按照朱熹的解释,“中”指的是既不超过也不达不到,“庸”是指平平常常。以孔子说过的“过犹不及”来解释最合理,太过与不够都是不符合中庸的。他认为君子是有原则性的,但并不盲目服从,随声附和;小人是随声附和,盲目服从,而没有原则性的。即有道德的君子对不正确的言行敢于提出批评,纠正错误的意见,以便做到恰到好处。可见,孔子的“中庸”,并不是不讲原则,更不是一味的折中调和,它与“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可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