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与企业中发生的一些“原则和业绩到底选择哪一个”的问题很像。从情感的角度,救小虎应该天经地义,也符合道义。但花木兰却选择了坚守大原则:为活着的战友的生命负责。在花木兰看来,救小虎是应该的,但不能以牺牲团队战友的生命为代价,这才是最大的道义、最大的原则。
在管理中也一样,比如一个曾经业绩显赫的好员工,和一位普通员工共同违反了企业的管理制度,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处理这位好员工,又如何处理这位普通员工呢?大多数情况下,处理普通员工非常简单,往往你会说“按制度处理”,但问题是,对于那位好员工呢?有多少管理者在处理类似情况的时候,下意识地采用了“法外开恩、区别对待、念及旧情、将功补过”的处理办法,而且他们甚至还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基于道义的,是比呆板的制度更合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种良好的愿望最后往往是沉重的打击。原则在管理者的执法尺度上被一点点破坏,表面的道义(好比花木兰的下属,因为道义和情感去救被俘的战友)代替不了真正的道义和原则(花木兰选择了坚守原则:为活着的战友的生命负责)。如果好员工看到管理者总是拿“小道义”来替代“大原则”,或许情感上他们会理解,但做企业却丝毫不能靠情感实现基业长青。而让好员工可以忠诚于企业的,也不是情感本身。要想留住花木兰这样的员工,“大义”(原则)必须重于“小义”(情感),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第一领导力中心的6P领导力模型中,这类问题属于P3(原则领导力)、P4(绩效领导力)、P5(软权力领导力)的范畴。绩效无疑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没有业绩,生存都成问题;原则是企业业绩持续的保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已经在很多中国公司重复上演。如果在“能人”和“原则”问题上总是选择“能人”的话,“原则”给予企业的“报复”也是毁灭性的。同时,与硬权力相比,软权力的管理力量更强大,它和职位无关,和权力大小无关,但对好员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领导者对于原则和业绩的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软权力领导力。
花木兰毕竟是故事,但“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0. 张艺谋的“奥运”和“三枪”
新闻链接:
2009年12月10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首映,取得骄人成绩,并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国产电影首日最高票房。
如果没有孙红雷、小沈阳、闫妮,如果没有赵本山领衔的“赵家军”演员班底的幽默,刚刚首映的《三枪拍案惊奇》就会少了很多看点和噱头,甚至会有一点“儿童版杀人游戏”的感觉。你很难将这部电影和国际大导演张艺谋挂起钩来。即便是与之前声名欠佳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相比,也缺少了制作上的视野和画面上的冲击感。真不知道连续鏖战奥运会开幕式和国庆晚会的张大导演是不是真的需要休息一下。对比《2012》的恢宏和触动人心的细节,对比《集结号》和《梅兰芳》的写实与共鸣,《三枪拍案惊奇》确实让观众对于张艺谋2009奥运之后第一部电影的高期望变成了低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