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篇(6)

4-6岁科学家庭教育标准手册 作者:陈光


品 悟

通常来说,孩子不会天生就有热爱劳动的习惯。父母总是不满于孩子的懒惰,想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爱劳动这点上,家长空洞的说教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更多的应该让孩子多体验。特别是由于孩子尚且年幼,家长更应注意用引导的方式,使某一劳动行为更加游戏化、趣味化,用这种方式来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为孩子创造实践练习的机会,并最终形成习惯固定下来。

其实,儿童的好奇心理总是很重的,他们愿意去尝试映入自己视野的新鲜事物,也愿意改变自己的角色去体验新鲜的过程。尤其是4~6岁的孩子,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看见你在拖地、洗衣服他也想试试,有时不让干就偷偷地干。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日常生活中分点家务活给他们干,而不是苦心包揽全部家务。否则,孩子不仅不会做家务,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容易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以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做家务对孩子来说有很多好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我们常常用心灵手巧来夸赞一个人,这说明人的双手与大脑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对应关系。手指活动越多,动作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的兴奋程度。因此,动手是孩子发展思维的体操,能刺激脑细胞从而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另外,劳动能让孩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同时还会增强体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为了浇花,开始提了一桶水,接着他又提第二桶水、第三桶水、第四桶水,结果,他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你不必担心,因为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别的喜悦都不能够比拟的。在这种辛勤劳动中,孩子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而且可以了解他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而且这种自我了解是非常愉快的。”

也许家长们会认为“教孩子做事需要花费时间”,但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考虑过所投入的劳动和获得的利益么?其实,孩子学到许多东西,长大后就不会因为没有学到应该会的东西而埋怨父母。孩子劳动最多是打破几个盘子、碗,而为了让孩子取得参加家务劳动的经验,增强自信心,付这点学费还是值得的。

有的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劳动,是因为在家里他们有可以依赖的对象。父母平时对孩子比较娇惯,习惯包办代替一些应该让孩子去锻炼的活。时间长了,就会使他形成一种心理定式:不管父母怎么唠叨,只要屋子还没有收拾,爸爸妈妈看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替自己做了。西方流行的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很值得借鉴: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父母做得相对合理得多。在他们的家庭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分担一部分家务劳动,父母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大小分配合适的劳动任务,比如清理花园、修剪草坪、整理房间等。每到周末,人们就会看到,花园里满是跑来跑去的“勤劳的小园丁”,当孩子们做完自己的家务劳动后,才可以去玩耍。

对孩子自身来说,参加劳动也是他学习知识、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对自己很好的锻炼机会。爱劳动的孩子通常也更有责任心,更能够吃苦耐劳。同时,整理房间、清理花园等这些琐碎的劳动,会教给他做事严谨、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能慢慢积累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自信心。父母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从现在开始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而不是坐享其成,这才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策略宝典

儿童劳动教育的策略

A.劳动难度要适当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因势利导,从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四岁左右的孩子能整齐地把餐具摆放在桌子上,分筷子、端饭、拿小物品;会帮助大人拿一些小物品,洗青菜、洗水果等;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收拾自己的小房间。

五岁左右的孩子能自己做简单的事情,同来电人顺利交谈,并开始自己拨打电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