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直隶总督李鸿章
畿南重镇此称雄,
都会居然大国风。
百货懋迁通蓟北,
万家粒食仰关东。
市声若沸虾鱼贱,
人影如云巷陌通。
记得销金锅子里,
盛衰事势古今同。
清代学者、诗人崔旭的这首反映近代天津的景物诗,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天津的情景。
1879年11月3日,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汉纳根乘坐的远洋轮船抵达了天津口岸。年轻的汉纳根站在天津码头上,眼睛立刻就乱了,这个古老的、陌生的中华帝国曾经离他是那么遥远,而现在,又是那么的近,近得可以触摸。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就突然地展现在年轻的汉纳根面前。
德璀琳亲自到码头去接他,他没想到德璀琳在天津的地位这么高,有亲兵护卫,还有一大堆随从在旁边照料。简单寒暄几句,他被人拥进了一个宽大的绿颜色的轿子中,他还没缓过神,4个年轻力壮的轿夫立刻抬起轿子,行走在去德璀琳家的路上了。透过轿子的缝隙,他可以看到天津街上的景色,真切地感觉到中国的气息。日后,汉纳根回忆说:"在这个城市宽阔的街道上,拥有数量众多的两三层小洋楼并且带有很大的花园,让人看起来就舒服,这样的景象即使在上海和香港也不多见。"
初次来到中华帝国,汉纳根感到兴奋,他迫切地想与德璀琳说话,他想问的东西太多了。而他的这一表现同其他初来天津的外国人一样。
当时的天津,是中国土地上外国人最多的地方。
自从1860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后,天津就成了向外国人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主要是因为天津濒临渤海,有九河通衢的便利,又距首都北京最近,外国人办事很方便。而清王朝为了管理外交等事务,设置了各国事务总理衙门,但掌管这个衙门的官员大都是满清权贵,对外交事务一窍不通,而且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图省事儿,并减少外国人到北京的机会,就在天津设立了北洋通商大臣的位子,负责管理中国北方的外交事务。因此,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驻地,天津的外交地位和政治地位显赫,成为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第二政府"。而当时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在其任内积极推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先进人才,一时间,天津成了洋务运动的中心。
汉纳根到天津的头几天,是在德璀琳宽大的洋房里度过的,如今,他这位阔别十几年的叔叔,已经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几天里,德璀琳告诉了汉纳根他想知道的一切,满足了他初步的好奇心。
在德国的时候,汉纳根对李鸿章并不陌生,那时欧洲大陆的人们都将李鸿章喻为"亚洲的俾斯麦",也流传着他的不少逸事,汉纳根就听说过李鸿章吃饭的故事。
当汉纳根把这个故事讲给德璀琳听时,德璀琳笑坏了,他一边笑一边摆手说:"别听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没有的事儿。李中堂是很随和的人。接触多了你就知道了。不过,我刚到中国的时候,也是出了不少的洋相的。"
"是吗?有什么?"年轻的汉纳根好奇地问。
德璀琳笑着说:"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刚与李中堂认识,我听人说,李鸿章喜欢吸烟。有一次,我到他的官邸去,就敬了他一支雪茄,却忘了告诉他怎样吸,李鸿章接过雪茄,就是点不着。原来他不知道,吸雪茄前,必须将烟头切去才能点着。我赶紧告诉李鸿章正确的做法,他听了,没做声,表示不吸了,让随从拿过他常吸的水烟袋来。李鸿章接过水烟袋咕噜咕噜吸起来,吸了一会儿,递给我,让我也吸几口。我不敢推辞,但又不知道怎么吸,也学着用嘴去吸,不想用力过大,吸进一口烟水,苦辣难忍,但拘于礼节,又不好往外吐,只好咽下。李鸿章看了,哈哈大笑,说,我不会吸雪茄,你也不会吸我们的水烟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