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水师学堂里的洋教习(2)

大清洋帅汉纳根 作者:小钟


当然,由于汉纳根刚从德国来,对中国的一切还很陌生,德璀琳充当了汉纳根的教师,教给了他在中国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特别是与李鸿章见面应该注意的礼节。在德璀琳看来,汉纳根准备好了以后,他就开始安排汉纳根与李鸿章见面。

当时李鸿章虽然只是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但在当时不了解中国政治又很少有机会到北京看一看的外国人眼中,李鸿章是中国大陆的实际统治者,因此,事务十分繁忙。

在德璀琳的引见下,汉纳根第一次见到了李鸿章。见面的地点是在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里。在总督衙门,李鸿章询问了汉纳根一些基本情况,家里有什么人,在德国的军队中待遇如何,对中国怎么看。大概事先德璀琳嘱咐了汉纳根,他的回答很得体,李鸿章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很快,双方就签订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他作为李鸿章聘任的军事顾问和北洋学堂的教官在中国任职,月薪为白银400两,还有其他额外的待遇。

在中国近代人物中,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恐怕是最有争议的了。在一般人眼中,他是一个卖国贼,但是,如果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李鸿章生前身后,备极荣宠,却也遭受了太多的委屈与毁谤。

但是,挺李派和骂李派都承认的是,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最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这位道光年间的进士,从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起家,成为曾氏的得意门生,编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甚至青出于蓝,完成了其师未能完成的事业--镇压了东、西捻军,从此青云直上,先后署理两江总督,授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掌管中国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成为清末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对当时的中外形势看得透彻,可以说是中国清醒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1874年12月10日的一封写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

在这封奏折中,李鸿章鉴于"外患之乘"的形势,称之为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在当时,能有这种认识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李鸿章希望通过"求富"、"自强"、"变法"与"用人"的洋务运动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先后主持开办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主张"学习外国利器",仿造外洋船炮,创办近代军工企业,实现军队近代化,以缩小中外军事差距,抵御列强的入侵。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被人们称之为"同光新政",李鸿章则是当之无愧的洋务运动的领袖。

好了,打住,在《汉纳根传》里,不容许有太多李鸿章的内容,我们的读者只需知道一点的是,在100多年前的中国,李鸿章思考的是如何富国强兵。而当时的大环境,也给了他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也就是在二次鸦片战争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前这30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中法战争外,中国没有再与外国交战,而且,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后,中国也没有什么内乱,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和平建设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李鸿章等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聘请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参谋、幕僚,这些幕僚替李鸿章办了许多事。

李鸿章的幕僚很多,中国的就不必多说了,其著名的有: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周馥、刘铭传、张树声、刘秉璋、朱其昂、丁汝昌、唐廷枢、徐润、盛宣怀、郑观应、容闳、马建忠、罗丰禄、伍廷芳、郑孝胥、吴汝纶、袁世凯、唐绍仪等。这些幕僚中,其中有许多在以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李鸿章不同于其他封疆大员的是,他还聘请了不少洋幕僚。

李鸿章身边的洋幕僚,是直隶总督衙门里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他们充当了李鸿章的耳目,通过他们,李鸿章在不断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走向。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督抚大人的身边,围绕了那么多的大胡子幕僚,这几乎被视为奇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