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水师学堂里的洋教习(4)

大清洋帅汉纳根 作者:小钟


在这个学堂里,汉纳根与三个中国人结下了友谊。

第一个是严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年轻时曾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他毕业回国,先到福州船厂船政学堂任教习,次年就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可以说与汉纳根是同事。汉纳根会英语,能够与严复交流,可以想象,在异国他乡见到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汉纳根心里是多么高兴,而且两个人年龄也相近,于是,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严复到汉纳根住处闲聊,发现了书房里一本书,是英文原版的《天演论》,赫胥黎写的。严复十分高兴,对汉纳根说,我们中国人对这个世界太不了解,要想振兴中国,必须从启迪民智开始,就像这本书,我相信,中国人知道的没几个。汉纳根听了,便鼓励他把这本书翻译出来,也算是做了一件实在的工作。听了汉纳根这番话,严复觉得很对,便着手翻译,并在1896年出版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天演论》的出版,对中国人思想启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凭着这本书,严复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

第二个人是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是湖北黄陂县夏店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被派往广东服役,充二管轮。1888年随"广甲"编入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随舰队北援。坐舰被日舰击沉,黎元洪漂海遇救,后来到南京投奔两江总督张之洞,监修新式炮台,先后任狮子山等处炮台总教官、专台官。1896年随张之洞回湖北,任炮台监制、护军后营帮带,参与训练新军。1906年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兼管马炮、工、辎各队事务。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都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后为中华民国总统。

当时,黎元洪只是学堂里一名普通的学生,很不出众,而且,在各科中,他的骑术最差,很少有骑马机会的黎元洪在练习骑马时,常常从马上摔下来,引得其他学生嘲笑。但担任骑术教习的汉纳根并没有歧视他,而是精心教导,对黎元洪时常开小灶。每天清晨,在北洋水师学堂的操场上,常常可以看到汉纳根和黎元洪一起骑马训练的场景,过了一段时间,黎元洪骑术大有长进,汉纳根还推荐他当了马队班长。知恩图报,后来,在中国政坛上呼风唤雨的黎元洪对汉纳根帮助很大。

最后一个是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当时也是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学习轮船驾驶。

汉纳根与张伯苓相识,还要从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科设置说起。汉纳根担任学堂教习后,感到学堂的科目设置很单调,除了文化、军事科目外,就没有什么了,汉纳根便向当时的校长严复提出,仿照欧洲学堂设置,增加体育课目,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英国留过学的严复也很赞同,于是,在征得李鸿章同意后,在学堂开设了体育课程。

《清朝续文献通考》就详细记述了北洋水师学堂的课程,除规定授以英语、测量、驾驶诸科外,在身体操练方面,"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在《光绪政要》一书中,反映出体育课的内容和要求是:"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日间中学西学,文事武备,量晷分时,兼程并课。"

当时北洋水师学堂体育活动的内容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跳栏、足球、爬桅、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杠、双杠及爬山等,种类众多。可以说,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第一个开设体育课的学校,自那以后,中国人才知道了体育是怎么一回事儿。

那时,张伯苓对体育课十分喜欢,因此,也认识了担任击剑、游泳等课程教习的汉纳根。张伯苓毕业后,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担任下级军官,汉纳根那时担任北洋舰队总查,对他也是照顾有加。甲午战争结束后,张伯苓退役,开始兴办教育,并大力推广体育运动,因此还被选为了中国第一任奥委会主席,回溯其源头,恐怕他不会忘记年轻时德国教习汉纳根教他击剑的场景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