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日本谈判。在谈判中,李鸿章的态度很明确,就是日本必须从台湾撤军。日本则说,撤军可以,但是在攻打土著战斗中,日本花费了很多的金钱,希望清政府给予一些补偿。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
在是否补偿日本的问题上,李鸿章不敢擅自做主,就给朝廷写了奏折,请示办法。清政府觉得只要日本撤军,花些钱也是可以的。就这样,在获得最高当权者同意的基础上,李鸿章与日本代表在10月31日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在条约中规定,日本从台湾撤军,中国以"抚恤"的名义,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
日本看到,它企图吞并台湾的意图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得逞,就将目光转向了琉球。到了1879年3月,日本出兵琉球,将琉球国王尚泰掳往了东京,4月,日本占领了琉球,并改名冲绳县,这就是日本冲绳县的由来。
李鸿章正是在为琉球而心烦,他不甘心,本来是自己大清的藩属国,就这样被日本小国吞并了。他想,自己手上若有数艘铁甲军舰组成的海上舰队,就可以与日本叫叫板了,小日本何至如此猖狂?
由"琉球事件"的刺激,也更加坚定了李鸿章建立自己舰队的决心。
我们常说,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这句话再真实不过了,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就是,中国的历朝历代,执行的都是防御战略。清代更是如此,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中国基本上没有海防的概念。到了近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候,我们从电影上可以看到,中国的沿海防御就是修筑几个炮台,建造几门大炮,应付来自海洋方面的进攻。这是中国当时军事防御体系最真实的写照。
在鸦片战争中,我们看到了这一消极防御思想产生的后果。英国的炮舰优势是如此的明显,他们的印度基地可以提供现成的军队和工需,在中国海岸上,他们拥有吃水浅的铁甲轮船,这种铁甲炮艇能够很容易地把炮口转向河流上游的城镇,他们的野战炮射击准确,火力猛烈,杀伤力强,步兵的滑膛燧发枪本来就比中国的火绳枪有效得多,而中国当时只是守在固定的炮台上,炮口固定在朝向敌人正面进攻的方向,而英军只要简单地以经过训练的、准确的密集队形从侧翼发动对炮台的攻击,就可以轻易夺取炮台或者突破防线。
举个例子,我们或许可以看出些什么。
1841年8月10日,英军头领璞鼎查率领远征军(其规模为25艘战舰,14艘汽轮,9艘给养船和载有1万名士兵的运兵船)攻打厦门时,英军仅仅付出了死亡2名、受伤15名士兵的代价就轻易地占领了厦门。
不是不想打,是的确打不过;不是想卖国,是的确弱肉强食。小时候看电影《林则徐》时,还时常愤慨清政府,为什么不重用林则徐,现在看来,并非那么简单。道光皇帝还算聪明,后来的慈禧就不行了,最后有了八国联军的进京和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赔款。
这是后话了,回来我们再谈李鸿章。从鸦片战争中,李鸿章意识到中国传统的海防战略已经落伍了,而他在担任北洋大臣后,就在筹建一支拥有数十只铁甲军舰的水师。而从修筑炮台的被动防御战略到军舰的海防战略,可以说中国的国防战略的一大重要转变,而李鸿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当时,李鸿章给朝廷写了一个《筹议海防折》,在该奏折中,李鸿章描绘出了他设想的整顿中国海防的初步蓝图:
在战略位置上看,李鸿章认为,北京作为国家的都城,是最重要的,而从国家的赋税最重要的地区来说,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是其次重要的位置,海军的防卫重点,应该在这两个地方。
其次,在各个省的出海口,也要布置一些防御力量,分工把守。
在海军建设方面,李鸿章明确指出,中国应该建立3支海军舰队,北洋舰队应该以威海、旅顺为基地,重点防御京城。南洋舰队应该以上海为基地,重点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广舰队以福建为基地,防御南洋。每支舰队应该配备世界上最先进的主力军舰,舰队人员都应该在国外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