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种清强日弱的形势已经发生逆转的情况下,1894年,中国与日本终于发生了战争,导火索又是朝鲜。
起因是这样的: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军队无力控制局面,于是,6月3日,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达朝鲜,开始协助朝鲜军队镇压起义军。
而听说朝鲜出现农民起义后,日本觉得机会来了,6月2日,日本内阁做出了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在清军入朝的同时,日本也开始大批调遣日军赴朝,并迅速抢占了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根据外相陆奥宗光的命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开始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亲日的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
在此情况下,中国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与日本开战了。
很久以来,中国一直以朝鲜的宗主国自居,而历朝历代的当权者一个基本的国策就是,在朝鲜,必须要有一个亲中的政权,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稍微了解一点东亚历史的都知道,不管朝鲜政权怎么更替,中国一般都不干涉,但是只要有外国势力介入,建立了对中国不友好的政府,那么中国是一定要干涉的。我看,没有哪一个国策像我们对待朝鲜的政策那样,竟然坚持了几千年不变。
所以,当朝鲜保守派要求清政府支援时,清政府上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那时大清国财政紧张,兵力空虚,但光绪皇帝还是命令军机处迅速制订援朝计划,消灭倭寇。
举国上下,似乎只有李鸿章明白,这一仗胜算不大。因而,李鸿章主张最好能谈判解决,清王朝却下定了决心,要与日本一决高下,并授权李鸿章全面负责这场战役。
而李鸿章对备战工作很消极,他明白,如果真的与日本开战,恐怕凶多吉少。因此,他斡旋于俄国、英国之间,希望这两个国家能够出面,促成和平解决中日争端。
当时,李鸿章与俄国大使联系,希望他能劝说日本,希望中日一起从朝鲜撤军。俄国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也不希望日本过于强大,也曾与日本政府沟通,希望日本从朝鲜撤军,但是被拒绝了。当时,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因此拿日本也无可奈何。俄国的斡旋失败了。而英国从他们的国家利益考虑,却希望日本能在战争中取胜,打击一下中国,因此根本不接受李鸿章的请求。就这样,李鸿章的外交努力失败了。没办法,李鸿章只好打起精神,考虑怎么与日本人打仗。
当时中日两国在朝鲜的军事力量是这样的:清政府驻扎在朝鲜的军队是叶志超率领的淮军2500多人,而日本在朝鲜的军队有近万人,而且日本海军有十多艘军舰在朝鲜海域协同陆军作战,而中国的海军没有一艘军舰在朝鲜。形势对中国十分不利。
当时,叶志超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提出了对日作战的三个计策:
上策是派援兵前来,与叶部军队会合,北洋水师在海上进行有利支援,一举驱逐在朝鲜的日军;
中策是派军舰将叶的部队接回国内,同时要求日本撤军,如果日本不撤,明年秋天再集结部队,进攻日本在朝鲜的军队;
下策是不做任何作为,听任日本军队围困中国在朝鲜的军队。
李鸿章认为,上策和下策都不可取,中策应该可行。他上书朝廷,建议撤出中国在朝鲜的军队,同时与日本交涉,让日本同时撤兵。
光绪皇帝接到奏折后,与众大臣商量,大臣们一致认为如果我方先行撤兵,显得太软弱了,有损大清的声威,因此不同意李鸿章的意见,坚持让李鸿章派兵增援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并择机与日本开战。
光绪皇帝也认为李鸿章太胆小怕事,就让军机处给他下了一道十分严厉的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