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日本的威胁(5)

大清洋帅汉纳根 作者:小钟


这道圣旨极为严厉,最后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李鸿章再不增兵朝鲜,那么就要问罪了。李鸿章不得不打消撤兵的念头,尽快发兵增援。他没有再迟缓,下了数道命令,调集了淮军的精锐部队共32营、队,13500人增兵朝鲜,准备与日本军队决一死战。

而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命运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此之前,尽管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对西方列强割地赔款,但经过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后,中国出现了一种中兴的迹象。在亚洲,中国是当仁不让的老大,英国、俄国等列强也都承认中国在亚洲的特殊地位,中国在当时已经是世界大国俱乐部的成员了。但是,随后的中日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日本将大清帝国打得体无完肤,并取代了中国的位置,成为了亚洲的老大,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格局。

在朝鲜局势恶化前,大清国的朝廷曾专门开过一次会议,讨论对日本以及朝鲜的策略。当时,有人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日本对朝鲜一直虎视眈眈,如果不彻底断了日本的念头,迟早是后患,因此中国应该立刻宣布与朝鲜合并,将朝鲜纳入大清的版图,朝鲜国内纵有意见,我在朝鲜的军队也可发挥作用,既定事实成立后,日本就是要出兵,也没有理由了。

中策是:中国宣布,不再担任朝鲜的宗主国,尊重朝鲜的独立,并建议各国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等于让朝鲜处于世界各列强的保护中,日本也不敢再有什么吞并朝鲜的念头。

下策是:维持现状。

如果当时真的实行了上中计策,历史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读者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大胆地预测一番。

所以,如果当时朝廷遵照了李鸿章的撤兵计划,是不是也能避免战争呢?

可惜,历史朝着对中国最坏的结果出发了。历史,为什么对中国这么不友好?

还是让我们回到1894年吧,那时,朝鲜的形势已经十分紧张,在海上,日本的联合舰队在朝鲜海峡日夜游弋巡逻,一方面择机与北洋水师开战,一方面阻止清政府从海上增援朝鲜。而在朝鲜半岛,大清国还驻扎有叶志超率领的数千军队,面临着被日本军队包围的危险。

经过与参谋们日夜筹划,李鸿章命令叶志超部向朝鲜北部运动,与中国的援军会合,以避免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但是,在叶志超军队的北部,布满了日本的军队,他如果从陆路上往北运动,势必与日本军队开战,而由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上实行了封锁,他也不敢冒险乘船北上,所以他致电李鸿章说,陆军上了船,就无用武之地,出了事负不起责。叶志超主张在汉城以南择地驻扎,作为一支牵制日军的力量。接到电报后,李鸿章觉得叶志超的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就同意了他的主张,但又考虑到叶志超的军队只有2500人,力量过于单薄,根本起不到牵制的作用,因此他又决定增兵牙山,援助叶志超。

但是,援兵由水路去还是由陆路去呢?李鸿章拿不定主意,周围也没有几个能帮他参谋的人,用人之际,他想到了汉纳根。他知道汉纳根又来到了中国,在福建修造胡里山炮台,于是李鸿章给闽浙总督边宝泉写信,希望能商调汉纳根来北洋参谋军事。

边宝泉是一个识大体的人,他马上找来了汉纳根,把李鸿章的信给汉纳根看了,征询他的意见。汉纳根没有考虑多久,就表示愿意北上天津,他知道,在李鸿章那里,他可以获得更大的舞台,而这舞台是渴望更大成就的自己需要的。而且,他已经完成了胡里山炮台的设计,工程修造只要有人监督就行,他完全可以抽出身来。于是,边宝泉一边电告李鸿章结果,一边派了亲兵护送汉纳根连夜坐轮船赶到天津。

就这样,阔别4年之后,汉纳根在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又见到了李鸿章。与4年前相比,他发现,李鸿章苍老了许多。从李鸿章的言语中,汉纳根了解了清王朝的处境,同日本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他的老长官因为对战事没有把握而心事重重。李鸿章问他,愿不愿意帮助中国对付日本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