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节:负重前行的“人民的骆驼”-采访任弼时的长女任远志(1)

真情见证:开国领袖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负重前行的“人民的骆驼”

——采访任弼时的长女任远志

采访时间 2001年初秋

采访地点 北京羊坊店西路 军事博物馆宿舍任远志住所

采访对象 任远志(时年70岁) 任弼时的长女

采访记者 张小琴 赵 曦

记者:您父母是在1926年结婚的,我们听说您父亲和母亲是包办婚姻,过去革命青年都反封建,追求婚姻自由,您的父亲是青年运动的领袖,刚刚领导了五卅运动,为什么却听从了家里的安排?而且您父亲当时从苏联留学回来,是个洋学生,还担任大学教授,而您母亲陈琮英当时是一个织袜工人,在一般人看来他们之间有距离。

任远志:这件事情说起来话长。我爷爷娶过两位夫人,第一个夫人姓陈,结婚一年以后没有留下子女就病故了。后来我爷爷就娶了第二位夫人,也就是我奶奶。我爷爷是个特别重感情的人,他有时怀念以前的夫人,就想把他这门亲戚再续上。所以我奶奶怀孕的时候,我爷爷就说,如果是儿子,就跟前面夫人的侄女结婚,我妈妈就是这位夫人的侄女,所以我父母可以说是指腹为婚。

我父母很小就认识了,他们经常在一起玩,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后来我父亲16岁就到苏联学习,回到上海当大学教授。老家就完全靠我爷爷教书来维持生活,家里是比较苦的。我的母亲家里也很艰难,我的外婆去世很早,我母亲是靠她的嫂子养大的,嫂子特别厉害,她吃的饭都是别人剩下什么就给她,剩不下呢,她就吃锅里头的锅巴。所以我的母亲个子特别矮,但性格特别坚强。

后来我父亲上学有困难,我母亲就用织袜子赚下的一点点工资,支持我父亲上学。所以我父亲很感谢我母亲。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父亲的婚姻,为什么会听从家里的包办,而且一生只有这一个夫人,我想是因为我父亲太重感情,可能是我爷爷的那种感情传给了我父亲。另外我母亲也很贤惠,特别会照顾人。

1931年后我母亲也从上海追随我父亲去了中央苏区,后来参加了长征,伴随父亲转战南北,所以他们既是感情深厚的伴侣,也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现在母亲还在,已经99岁了。(注:2003年陈琮英去世,享年101岁。)

记者:毛主席曾称您的母亲是“革命的贤妻良母”。您还记得您父亲、母亲的生活情景吗?

任远志:我记得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是一个礼拜六的晚上,晚上很晚了,我父亲坐在办公室看文件,这时候,我母亲端着一小碗稀饭送给我父亲吃。当时很晚了,我觉得很奇怪,就跟在后头。妈妈对父亲说,挺晚了,你喝一点稀饭吧,我怕你肚子饿。后来又怕他冷,就拿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父亲很客气的,说,谢谢你,谢谢你,还拍拍她的手。

我觉得他们俩之间,那种爱真是没法形容。他们虽然不像现在的人搂搂抱抱,亲亲吻吻,但是他们那种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去。

1950年我父亲生病以后到苏联去养病,我爸爸左一封信右一封信给我妈妈写信,也给我们写信。给我们的信里也说,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星期天一定要回去陪妈妈,生怕妈妈受委屈了。

而且我父亲给我妈妈写的那些信甜得要命,亲切得要命。我都觉得特酸,好比写“英”,陈琮英嘛,有时候写“亲爱的英”,都是那样的。

“党内的妈妈、人民的骆驼”

叶剑英在追悼任弼时的悼词中写过这样几句话:“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记者:您父亲去世以后,叶帅写的悼词中称他为“人民的骆驼”,人们还称他是“党内的妈妈”,是吗?

任远志: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文化大革命”以后,我走访了很多革命老前辈,他们都对我父亲有很高的评价,说他是“党内的妈妈”。样子好像很凶,两撇胡子,好厉害的样子,大家都怕他。但一接触就会觉得他很慈祥,很细心,很和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