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意识与业力之净化(4)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我们透过自我的醒觉,把意识转化成智慧,那就没有烦恼,所以称为无漏。《唯识三十颂》最后一颂说: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常善,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法名。

到这个境界,已是不可能用语言来言传的不思议境界,那时已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妄想识灭,名为涅槃”(《楞伽经》),入于清净圆满的实性,那就是“大牟尼”,就是最上的寂净圆满。

所知障——法执的意识阻碍慧性的开展

菩提就是人性的光明面,有了它我们才可能过创造性的生活。菩提就是唯识家所谓的如来藏,是最根本的智慧所在。因此,如果这个智慧的本体被所知的知识和意识活动障蔽了,光明的智慧也就不能发挥作用,而发生愚迷无明,失去良好的认知和领悟力。

一个人有了烦恼障,很自然地也会发生所知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认知活动会受情绪与情感因素的干扰。情绪或情感一旦激昂起来,智慧很难发生正确的认知。比如说,我们有了自卑和不安,就希望别人对自己好,相对的自己也想讨好别人。讨好别人的人,心中有了特别的居心,当然不可能有公正的判断,不可能心平气和,不可能有如如不动的平静。

通常我们很容易对知识产生执著,以为所知道的东西或知识都是绝对的,而把这些知识奉为真理。但事实上,那些知识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因为我们生活所面临的就是一个变动不羁的“无常”现象,连我们的我相和意识活动也是生住异灭,没有定法的。所以如果我们认为有一种绝对的真理可以救度自己,必然是一种虚妄。在《楞伽经》中记载大慧菩萨问佛陀有关一切法无常的疑问。佛陀在解释时说:

大慧!何故一切法无常?

谓相起无常性,

是故一切法无常性。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无常,如果遵奉一种绝对的真理或救世主,我们的智慧即刻被它障蔽。

法执也是一种虚妄,一个佛教徒,如果把佛经奉为绝对的真理,屈从于它,甚至对它膜拜,不但不能成佛,反而把自己变成愚迷的凡夫。我们必须了解,佛经是用来启发自己见性、发大智慧的工具,如果把这些工具当目的,岂不是本末倒置?在《六祖坛经》里有一个故事,很能发人深省。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法达的和尚,每天颂读《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这部经是天台宗的主修经典),已经颂读三千遍了。他自以为完全能记颂经典,功德无量,于是有些自负。有一天,他到曹溪去参见慧能,表现得有些傲慢,连见面行礼,都不够谦和。慧能看了,知道他心中必然有了障碍,于是问他修习什么功课。法达自负地说他专攻《法华经》的情形,后来经过慧能指出法执的错误,他才恍然大悟,拜慧能为师。慧能对法达说法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偈子说: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颂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即指大乘法门)。

生活的唯一真常就是无常,所以只有剑及履及地去生活,即悟即知即行,如果只是停留在言说和读颂,说说好听,自己不能实践受用,一点用处也没有,只不过是言说妄想罢了。

经典是用来开慧的,把经典完全地消化,融入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出智慧,就是见自菩提,就是完全的醒觉。所以佛陀说:

自觉观察,不由于他,

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

是名自觉圣智相。

现代人读了许多书,学了许多知识,是不是在精神生活上有了提升呢?很明显的,从现代人普遍罹患紧张、焦虑、高血压、失眠等等时代病来看,那些知识并不能解答精神生活的问题,精神生活必须由自己的悟力去解答,而不是定法或有为法所能回答的。佛陀在《楞伽经》上说: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

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

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

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