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意识与业力之净化(6)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同样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相,当我们执著在自己的我相时,便把许多不符合我相的感情、生活体验、思想和新奇的省察力排挤到潜意识里,以致无法用意识来察觉它,而转变成非理性的贪、瞋、痴三毒,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心理健康受到危害的开始。

被抑制到潜意识的内容,我们是无法察觉了,但它会变异,而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意识里,干扰或影响我们的态度和情感。这些内容有的反应着智慧与灵感,有些反应出欲望和情感,在无意中影响我们的生活。有些影响也许对当时的生活有益,有些也许不利;而它的影响力大得惊人,所以有人说:潜意识简直就像一个人的命运。

唯识家对阿赖耶识的说法是,它由于无明而引起,无明就是不醒觉时造下的妄念与恶业,也就是说,当我们失去醒觉的能力时,我们才把那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经由妄念的扭曲而抑制到潜意识里头。因此,在累世以来我们一直因迷造业,才种下业力种子,这个含藏业力的潜意识,既然是不能觉知的,因此它以干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唯识三十颂》对阿赖耶识的诠释大意是:

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变异出现。

它在不知觉中影响我们的意识活动。

它经常影响触觉、注意力、情感、想象和思想,而影响心理活动。

它本身没有喜、怒、哀、乐,无善恶、无知觉的。

它会相续流转,由愚迷的生活而造业,业力回过来影响生活,永远像一条大河一样连续滚滚地向前流去。

我们日常生活,不停地受到阿赖耶识的影响。由于它是内在心理活动的一个因,所以当外在环境发生相应时,即刻引发互动,产生了所谓的因缘。这就是唯识家所谓的引业,它引导一个人的情感、判断、认知及情绪反应等等,一般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命运,它支配着人的一生。

阿赖耶识的主要内容有二:其一是被压抑的意识素材、情绪和欲望,它是执著在我相所发生的业力。其二是与生俱来的业力,它是累劫以来所熏染的习气。阿赖耶识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记忆的弃置场,个人心理活动的动能,心理现象的变化系统,被遗忘的心理世界,同时也是个人行为的主宰。

阿赖耶识中也同样保有共业,那就是文化现象所产生的集体潜意识。阿赖耶识当然也含藏着创造力,这些创造力没有被引发实现出来,也会扭曲变形,成为一种心理障碍的势力。

也许现在你要追问,是不是我们把潜意识转变成意识,就能从中解脱它宿命论的干扰呢?从唯识家的观点来看,答案是可以肯定的。然而,问题的核心则在于如何去行动,如何把潜意识中含藏的业力释放出来,把这些唯识相转变成智慧。

关于这个问题,《成唯识论》把修行的步骤分成五个步骤,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这五个步骤如果加以归纳,可分成两个行门。第一个修行法门是有门,它就是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在自利利他之下,植众德本。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根性去发展,去实现潜能,把阿赖耶识含藏的业力,透过八正道的引导(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发展成世间法的福德。由于每个人业力不同,实现出来的人生也就不相同。每一个人彼此不同,谈不上比较,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尊贵的,谁也不应自我否定,抑制自己。这样就能把阿赖耶识中的业力实现出来。这实现本身就是一种自由,一种喜悦,一种无上的福德。

人只有在相互比较时,才会放弃自己的根性因缘,不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把自己变成别人,继续抑制自己,而造成紧张和焦虑,继续造业死缠着自己。当我们把业力化为生活的实现时,我们要把这些成果拿来跟别人分享。所以“布施”波罗蜜成为实践伦理之首,它是给予、奉献和博爱。

也许我们把业力实现出来之时,我们会被境牵、被误导,所以我们必须具备生活格律。生活格律的用处不是在自我抑制,而是在导正自己,使业力实现成为事功,奉献为博爱,从而获得能量的释放,获得解脱和自由。但是,这样还不够,因为那还没有真正把自己引导上最高的精神生活层面,这时就有了念佛法门。这个念佛的功课,不但为自己种下佛的因子,同时还可以仗佛力的感应,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

有门的修持法本身就有可能再造业,所以又有了第二个修行法门,那就是空门,空就是放下一切妄想,一切执著,而让自己生活在纯净的清醒状态。有了空与净的修行,就可以在“真空妙有”中福德功德两面圆满,这才能免于只修空门而造成“无记空”的空业。

有和空两个法门,就是精神生活的两轮。修行者,必须在实现生活与依空修慧中,得到真正的解脱,那才是真正的空,真正从潜意识业力中解脱出来。单单修空的行者,即使能修到“无想定”的境界,但一出了定即刻又受过去业力的影响,再度妄想,所以说“出定还想”。他们即使修到升天,到无想天,五百大劫都无想心,报业命终,仍然要随先造业,还入轮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