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醒觉与实现的生活(4)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一书中特别讨论到生活的两个重要真理。第一个真理是俗谛,另一个真理就是真谛,前者说明“有”的生活实现,后者说明“空”的精神生活。人类意识透过有的成就而利他,透过不造诸业不执著色相的空而成就精神生活的最高圆满。他说: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人只有透过实现生活,把“缘起有”实现为大悲智,才可能真正成就第一义谛。

了解别人·接纳别人·宽容别人

人离开不了人群关系,因此人际间的互动情况决定了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醒觉是一个人在人群互动中保持对立、冷静、自由、明智和喜悦的唯一途径。一个人不能保持醒觉,就容易受到别人的牵引,受别人的暗示,失去肯定自己的能力。缺乏觉性的人,总是在人云亦云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每一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长相乃至体能均不相同,因此每一个人的意见和生活适应方式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佛性和觉性是相同的,但是因缘和生活表现则彼此各异。因此,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根性中解脱,而不可能从模仿别人中证道。众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别人,不能瞧不起能力比我们差的人,不能小看残障的人,不可轻视辛苦劳动的人,更不能睥视穷苦的人。当我们了解到别人也是那么尊贵时,便由衷地产生尊重的态度。

人贵在了解,我们了解别人的处境和立场,就能原谅对方,接纳对方。倘若彼此不了解,不互相尊重,沟通就有了障碍,对于别人的言行,处处看不习惯,许多憎罣和纷争,都是这样形成的。

了解别人,接纳别人,可使自己的胸襟旷达,产生智慧。无论在企业管理、人群关系、教育工作或生活适应,都需要从了解别人、接纳别人做起。这也是民主政治的理想与价值理念之一。

佛陀是很能了解别人、很善体人意的,所以他能很慈悲的发挥光明的智慧,教导学生。在《楞严经》里,记载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天,波斯匿王供斋请佛,佛陀和诸大弟子一起参加,只有阿难没有参加。斋毕回到祇桓精舍,国王、大臣、长者、居士都来参加法会,听闻法要,但是阿难还是没有到。佛有神通,知道阿难经风化场所,被淫婆摩登伽女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佛陀知道他被淫术所加,就请文殊菩萨持咒往护,把阿难救回来。阿难回来之后,顶礼佛陀悲泣,悔恨自己无始以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这时,如果是一般的老师,很可能要体罚学生,或者责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但是佛陀能了解学生,能接纳学生,他不但没有责罚阿难,而且很慈悲地以启发式的问答,一面诊断阿难的障碍所在,为他解惑,一面引发他开悟。进而由学生们共同讨论,引出精彩绝伦的楞严法会。这次法会佛陀除了解答诸大弟子提出的问题之外,还请二十五位菩萨说圆通,各自说明自己证道的心得。

在佛陀的教化里,非常重视了解别人,接纳别人,宽容别人。每一个人都会有错,都会失误,只有透过宽容,才可能建立正常的人伦关系;也只有宽容才有可能给予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了解别人就能欣赏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缺点,这是管理学上非常重要的原则。欣赏部属的优点,正是发掘人才、激励部属员工的好方法;宽容别人,正是给予改过迁善的机会。一个管理人员,能发现部属的才能,又能给他机会,必然能与员工相处得很好。美国《财星杂志》作过一项调查,经营者成功的第一要件是与人相处的能力。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艾科卡在用人时,只要在考核表上看到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者,无论其才华如何,概不录用。古人说“人和生财”,和睦相处可以结合许多人的力量,成就大事。

了解别人是我们善群之道,接纳别人是修福之道,宽容别人是慈悲之道。透过善群、修福和慈悲才可能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分的发展,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关心别人,自利利人。最近心理学研究发现,平常能够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厚道待人的人,他们的精神生活比别人健康。尤其是受到挫折或面临困难时,也比较能克服焦虑和痛苦。

在佛教经典中,佛陀提出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个方法做为修己善群、广结善缘的方法。布施就是给予别人尊敬,给予协助,给予安慰,给予机会改正,给予指导。爱语是良好的沟通,意见的交流和学识的切磋。利行则能给予别人方便,恒顺众生。同事是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了解对方,接纳对方,宽容对方。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具备这四个基本的生活态度和实践能力,因为它能帮助自己心理安稳,家居和睦,精神生活愉快。

四摄事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友谊,改善自己和别人相处的能力。根据研究,时常跟别人来往的人,其精神状态比独来独往的人要好。许多医生都指出朋友是良药,你有了许多朋友,跟他们相处得很好,对别人关心,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大有帮助,甚至还能使你长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