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醒觉与实现的生活(8)

清心九书2 作者:郑石岩


贪婪的人如果配合剥削型性格倾向,就会不计一切手段,以偷或抢的方式,满足其欲望。只要他所需要的东西,无论爱情或财富,很容易诉诸非理性手段来取得。

贪婪并不表示自己真正需要,它是由于心里头有一种匮乏不能满足的强迫性动机。他们喜欢囤积,但吝于帮助别人。

其次,瞋怒是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它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敌对,引发人类野性本能中的暴力行为。瞋怒的产生是由于内心的惧怕、不安和脆弱,当一个人认为外界的威胁太大,自己内心的安全感无法维持时,即产生毁灭它的冲动,暴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暴力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最常用的是愤怒和咒骂,此一方式虽然并没有使用暴力,但以残酷的语言攻击对方,达到泄愤的效果。其次是严厉地自责,攻击自己,甚至自杀;愤怒者所引发的暴力,不能或不敢指向引起瞋怒的对象,却反过来攻击自己。第三种反应方式是攻击对方,以暴力摧毁对方。

至于愚痴则是一种强烈的执著。对爱情的执痴,对我相的执著,对既有的成见、偏见和知识的固执等等,都是愚痴的反应。痴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引起,亦可能是为了欲望而引起,无论原因若何,它是忧郁和焦虑的来源,它会使人执迷不悟,失去朝气。古人说“玩物丧志”,正是执迷者的写照。

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为了生活,不免产生情欲。事实上,情欲是人类生活的本质,没有情欲就等于没有生活。为了维护自己,避免自己成为情欲的奴隶,就必须能自我控制。《六祖坛经》上说:一念悟,烦恼即菩提。自我控制就是化烦恼为菩提的渐修顿悟过程。

自我控制不但能维护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而且能避免情绪上的困扰和烦恼;不仅能让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机会获得成功。自我控制是提升精神生活的力量,也是维护自尊、增强社会适应的根本。

自我控制正是佛家所谓的戒律。佛家强调透过戒律或生活格律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因此,一个佛教徒在皈依时,必须授以三学(戒、定、慧),而戒是三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佛家深信只有透过生活格律的训练与养成,才可能培养一位能济度众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大乘菩萨行者。在《佛遗教经》中记载,佛临圆寂时,嘱咐比丘: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

当尊重珍敬戒律,

如暗遇明,贫人得宝,

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

只有透过戒律的训练,才能自我控制,才能对治烦恼障及所知障,过实现的生活。

实现的生活必须具备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事业与人生亦以良好的习惯为基础。根据管理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性格就其处事的态度而言,可分为实现型和辩解型,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处理事情的习惯上。他们的差别是:

实现型:他们踏实,有良好的工作习惯,遇到失败与挫折能接纳事实,检讨错误,勇于改正,所以是积极的。

辩解型:他们惧怕失败,随时随地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辩解,结果坐失良机,不懂得改正,所以是消极的。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建立生活的戒律。就一般佛教徒而言,其共同的生活格律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现在,根据佛法的基本精神,提出以下实现生活的基本原则:

保持单纯的生活态度,学习简朴的生活。单纯使我们保持清醒,容易发挥潜能;简朴使我们丰足自在,恬淡喜悦。(《佛遗教经》中的无求和远离)

练习禅定,保持清醒,避免沦为物欲的奴隶。(禅定)

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但有益健康,并能培养生活和工作的锐气。许多成功者深通此道,并持之以恒。(舍放逸)

培养积极精进的态度,它使生活有愿力、有活力、有朝气,能克服困难,保持乐观。(精进)

保持慈、悲、喜、舍的生活态度。因为佛心是从这儿流露出来的。(不妄念)

学佛者必须了解,世俗的生活就是学佛的素材。因此,能够借着生活的格律,在世间法中转识成智,是成就大乘菩萨行的最根本法门。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根性因缘各不相同,当然所用以扶持自己走向实现之路的生活戒律也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必须建立属于个人的生活戒律。戒律一旦建立,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所例外。执行戒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某甲想戒除性急的习惯,但总是改不掉;显然性急是性格上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要想改正它殊非易事。为了戒除某些旧习气,建立新的行为和美德,首先你必须有虔诚的信仰,透过对佛的正信,每天要忏悔检点自己的习气,净化自心。忏必须由衷地流露自己诚心改过之心,从而发出愿力,引发实践的动机。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所谓“拜忏”,它的实质意义,就是一种虔诚彻底的自我净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