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我相的执著,必然会有所知障(防碍理性的作用)和烦恼障(防碍情性的运作)。因此,“有所住”就不可能过实现的生活,不可能发展创造性的态度,当然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别人,慈悲济世了。此外,佛教的伦理特别强调“如是”(如实或清醒的意思)生清净心,这不只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人类幸福的来源。佛陀在《金刚经》上说: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一个人能从我相中解脱出来时,生活上的一切事物及表现于色、声、香、味、触、法的种种活动,就不会有执著和作伪。这种醒觉后的纯真,使自己生活在自由与创造的喜悦里。从心理学来看,潜能的实现,就必须是在无所住的主动性下才有可能。
潜能的实现就是成功的生活,它既是空的慧性,又是实现后“有”的福德;既是清净心的自在,又是有所成就的喜悦。一个人做到这里仍然不够,还要保持“无所住”,要把它布施出去,要跟社会上的群体、个人乃至有情众生共同分享,这与孔子所揭示的大同伦理是相通的。他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说: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这种奉献的襟怀与佛陀所谓的布施并没有两样。不过佛陀还叮嘱世人,要无所求而行于布施,要无所存心而行于布施,要没有心机行于布施,要以平等心和清净心去行于布施,这样精神生活才能真正地提高到法界的层次。佛陀说: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正的助人是不为人知的,真正的行善也是寂然力行的。只有这样,才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带来甚深的福德。这时,还要把福德的名相放下,才能见佛如来。因为“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精神法体,不是用五官的现象描摹所能意会的。因此《金刚经》上说:
须菩提(佛的大弟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当我们从比较、相对、执著和自我中心的我相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开始面着自己,那就是如来空相,它即是菩提性,也是自性法体。这个法体是无色相的,只有在应用时才看到它的形相。如果我们执著于它千变万化的现象,迷恋在色相,则法体就因之而障蔽。所以实现之后的福德和色相必须布施,必须放下,才能见如来,证入一真法界。
最后,我们要讨论佛教伦理上一个被误解最多的命题——佛教的伦理是消极的。本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澄清这个观念。也许,从阅读本书到现在你已有了澄清。佛陀的教诫是要透过醒觉、实现、布施的过程,才可能发展到无相,实践“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金刚般若,而见如来本性。这时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能遍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叫一念三千。在这里,我们需将一念三千作个解释。天台宗把精神法界分为十个元素,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十个元素与十个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可以互动而成为百界,每界又有十如,衍成千如,又透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的范畴,形成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见如来本性时合为一念,那就是无相,即是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