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有很多业务销售人员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和客户对谈时,谈没几分钟,对方突然开始做出一些原本没有的动作,像清喉咙、吞口水、声调略微降低或提高等。
在我第一次注意到客户的这类动作时,还好心地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对方则略显尴尬地说没事,只是口干,想喝水而已。
直到后来,我听一位警察朋友谈到他们在侦讯过程中嫌犯的反应才知道,原来这些动作往往是由于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所引起的。他提到在侦讯嫌犯时,因为整个情境的刻意营造,给予嫌犯相当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嫌犯因过度紧张而口干舌燥、焦虑,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会使人咽喉肌肉紧缩,造成吞咽不顺或喉部的异常感,他们才会无意识地做出这些动作。
然后他笑着问我,难道我也把客户当成嫌犯在侦讯吗?否则理应居于买卖优势的客户,怎么会有这种反应?给这么大的压力,难道不怕客户跑掉吗?
这句话狠狠敲进我的心里,让我开始省思,在自己和客户的对谈过程中,是不是有哪些面向处理不妥,竟然带给对方这么大的压力。
几经回想后我发现,当初我在洽谈过程中,常常因为太过急于成交,习惯将所有信息一次倒给客户,即使是才见一两次面的客户也一样,而且言谈中已经将对方当成准客户,好像对方非买不可,造成一些个性较内向的客户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总是推说临时有事而告辞(想当然,这些客户后来也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业务、销售人员,就不能对一些常态性的现象视而不见,因为这些常态性的现象,很有可能正是你销售问题的反映和呈现。唯有一步一步追根究底,才能让自己的销售技巧更上一层楼。
给客户选择权
假设你打算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买下一家公司,你估计这家公司价值十一万美元,以下两个方案,你会选择哪一个?
1. 从现在算起半年后,你必须以十万美元买下这家公司。
2. 从现在算起半年后,你有权以十万美元买下这家公司。
根据统计,第二个方案是最多人的选择。因为它给人“可买可不买”的感觉,选择权在买方,让人有掌控全局的感受。
同样的,当你和客户对谈时,给客户选择权,不但是重视对方的表现,也是能减轻对方压力的有效说服方式。同样是卖一辆车,“这是最后一辆,您不买就没了”和“虽然这是最后一辆,但也很符合您的需求,但主要还是得看您的决定”,两句话给客户的感受完全不同。第一种说法会被认为是标准的业务销售话术,第二种却会让客户觉得你关心他,也会对这辆车更难以舍弃。
多给对方一点选择权,你反而能多得到一点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