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命运玄关(1)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作者:杜博奇


转眼间,周其仁来东北已经10年,他从一个少不更事的男孩长成心忧天下的少年,期望到更广阔的天地中遨游。此时,时代风潮突变,命运之门为他打开一个光明的出口。

1978年早春,周其仁像往常那样,走在北大荒农场中,突然一则新闻从高音喇叭传出来。周其仁停住脚步静听,原来恢复高考了,看来邓小平一年的决定见效了。他一面听着新闻,一面盘算着自己如何填报志愿。其实此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报考心目中最好的北京大学。

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多年潜心读书,周其仁对自己的应试能力信心十足。正当他埋头复习,向北京大学冲刺时,政策又给他来了个回马枪。按照黑龙江省规定,凡25周岁以上考生一律不得报考北大。28岁的周其仁犹豫再三,最终放弃北大,第一志愿改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1978年9月,周其仁收到录取通知书。一个月后,他从黑龙江来到北京。打倒“四人帮”的激情还未退去,破除思想禁锢的强烈氛围异乎寻常,而大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场所。“大家刻苦读书,又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让周其仁感到新鲜、好奇,还有一股忍不住要加入其中的冲动。

周其仁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他常常到北大、清华等学校旁听,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时聚在一起讨论家国大事。在一次聚会上,周其仁第一次听说了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消息。一个亲身参与调查的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所闻:难耐饥荒的农民悄悄把集体土地分到各家,结果粮食大幅增收,因为“包产到户”不合法,农民们只好秘密进行。

这个消息令周其仁兴奋不已,在黑龙江的10年,他亲眼看到农民生活如何清苦,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方案,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而此刻,安徽农民的故事无疑是最好的答案。但是令人困惑的是,被证明对农民有利的“包产到户”,却因为意识形态的局限,得不到“上层建筑”的承认。

义愤填膺的周其仁与一位做编辑的朋友合写一篇文章,论证包产到户的可行性。正值论争高峰,各种观点上下翻飞,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文章写出来后没有地方发表,搁置许久才被中国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耕今发现,推荐给全国农业经济学会,作为1980年的年会文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