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搜来了马云
在搜索方面,张朝阳希望三年之内获得20%的市场份额。
搜狐于2006年推出搜狗搜索,在百度、Google两雄并立的时代,搜狗没有获得太多机会。Google离去,张朝阳看到了机会。他说:“搜索引擎市场不可能一家独大,搜狐2010年可能获得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
“Google走了,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革命尚未成功,我还需努力。”张朝阳说。当然,他再也不能低调了,因为Google给觊觎者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张朝阳透露,搜狐已经于2010年1月就开始了搜索“急行军”。1月12日,Google高级副总裁和法律事务负责人戴维·卓蒙德宣布Google可能退出中国之际,搜狐就开始着手处理Google“身后事”了。
首先是“收编”广告代理商。张朝阳说:“为了‘收编’更多Google的广告代理商,搜狐2010年1月调整了针对广告代理商的策略,其中包括调整广告商转户政策、降低保证金、提高分成比例等策略。”不过,他未透露这些策略的收效。
另一策略是推广更多本地化的应用与服务。百度流量超过半数来自百度贴吧、音乐、百度知道、视频搜索等本地化应用与服务。而搜狗输入法是张朝阳寄予厚望的一项本土化应用与服务。张朝阳认为,与其他输入法不同,搜狗这款输入法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搜索积累网民经验,可以识别长句。用张朝阳的话来说,通过搜狗输入法不是输入字词,而是输入句子。
搜索“急行军”使得搜狐搜索团队迅速扩充。2009年上半年,张朝阳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搜索团队员工约200人。而现在,搜狐搜索团队员工已经超过400人。
虽然到Google撤离前,搜狗号称名列搜索市场前三,但据艾瑞发布的数据显示,搜狗连续6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实际只有0.8%左右,而百度和Google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0.8%和27.3%。因此,搜狗与百度和Google根本谈不上竞争。
张朝阳的信心来自搜狗输入法的日渐成熟。
张朝阳对搜狗的成就很自豪。他得意地对媒体说:“现在中国每天上网人数有1亿多,而搜狗输入法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每天都有8 000万人(独立的账号)在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这已经算是一个平台性的产品了。”
2010年刚刚被搜狐拆分的搜狗业务,也被张朝阳看做是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据他透露,拆分之后搜狐将会给搜狗更多集团资源的支持以及资金扶持,在搜狗输入法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搜狗的浏览器和搜狗搜索也将持续发力。他个人甚至豪言,在未来的3年之内,会把搜狗搜索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做到20%,而一旦达到这个市场份额,搜狗搜索就将为搜狐的利润带来很大的增长。
Google的撤离,确实也给搜狗带来了好运。
2010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和搜狐共同打造搜狗。这让张朝阳喜不自禁。他说:“这是一个特例,搜狗以前从未有过关键投资者。至于我们究竟是会分拆其他业务还是寻求更多的投资,我认为分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搜狗目前使用的资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张朝阳本人,他以个人名义占有股份16%;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个人共同占有股份16%;搜狐公司持股68%。
张朝阳获得的不仅是马云的现金投入,也不仅是阿里巴巴的品牌支持,更不仅是淘宝大量潜在的用户流,还有他人对搜狗的肯定和信心。毕竟,几经折腾,搜狗已经六七岁了,但仍然处于只投入不产出的尴尬境地。马云的投入和认可,无疑是给张朝阳吃了一颗定心丸。因此他把马云认做关键投资者,而且也有了分拆的信心和打算。
搜狗未来独立上市也成为搜狐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据张朝阳透露,因为有了之前搜狐门户以及畅游的成功经验,搜狗未来上市的目的地也锁定了纳斯达克。在他看来,国内创业板在监管以及执行方面都需要时间的证明。“去纳市对公司长远、健康发展很有好处,因为毕竟历史证明,纳市在监管等各方面都非常严格,而这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其实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