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博士放弃了物理
1993年,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张朝阳美国寒窗苦读终成正果,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留校继续物理学博士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但几个月后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位物理学博士放弃了物理。
用他后来自己回忆的话说,他“突然感到学了很多年的物理学其实并不太适合自己。在物理实验中,我发现,我是个操作型的人,特别注重结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论,而这套理论要在100年之后才能得到验证”。他说想开始改变自己,重新选择一个行业去发展。
其实,一切并不偶然。麻理理工学院教授了张朝阳物理,并授予了他物理学博士学位,但这所学校也教会他选择和放弃。
我们知道,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精英文化的摇篮,也是窗口。
麻省理工学院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传统,一是教员注重实践。那里的教员每周有一天或更多的时间与企业接触,这不但确保了教学和研究处于最前沿,也让师生在工业的前沿学会如何发现问题,还能让学生们将在实验室学到的东西很快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是鼓励学生建立新的公司。麻省理工学院学术机构本身就支持和鼓励学生建立新公司,有20多年历史的麻省理工学院企业家论坛就是小公司理念的摇篮与诊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各种课程,让学生融入企业的运作中去,还对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十多年前他们就开始的学生商业计划不仅仅是学院人士打分,而且还由风险投资专家、创业者和校园外的有关人士评定,第一名可获得5万美金的奖励。
这种有理论和物质鼓励的创业教育让当年的张朝阳眼界大开,也让好动手、重结果的他十分兴奋。而且美国中产阶层的优越生活与他惯有的理想产生的落差也促使他开始关注科学以外的东西,并使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结论:“(在美国)这种科学崇拜在20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在那里,科学和生活的关系是均衡的,人们活得很自在,对成为科学家和拿诺贝尔奖也不是特别在乎。每个人反倒是对篮球明星、足球明星、好莱坞演员、各种政客、大商人很感兴趣。整个社会展现出非常生活化的画卷。”
除此之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带给张朝阳一种理念,那就是“Do it yourself”——想做就做,边做边想,做了再想的务实精神!也正是这种务实精神,使他一下子做了三个足以完全改变他命运的决定:
放弃科学家理想,转行当商人;放弃物理专业,选择互联网行业;放弃美国生活,回到中国创业。
物理学家张朝阳消失了,另一个新的、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张朝阳从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