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让孩子学会生活(3)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亲的教子手记 作者:赵海吉


只有一趟“早班车”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早晨上班时间快要到了,可你必须顺路去送上学的孩子,可孩子却拖拖拉拉;前天刚给孩子花二十几元钱买的卷笔刀,今天就不见了;孩子的房间玩具满地,说几遍孩子都不收拾……我们应当怎么办?许多年轻的父母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早晨眼看上班时间就要到了,可不争气的孩子就是拖拖拉拉:脸和牙在一再要求之下,才勉强清洗好,之后就是翻箱倒柜找要穿的衣服,衣服好不容易穿好,书还散落在书桌上。父母也心急,自己上班要打卡,迟到一分钟可是要扣钱的,更何况还有面子上的问题,所以免不了对孩子大动肝火。一大早起来,本来都应当有个好心情,可在孩子的拖拉中,父母会变得脾气暴躁和失去耐心,大声训斥、打骂孩子的事时有发生,孩子也倍感委屈。

“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收拾好自己明天要带的东西!”这句话也许是父母早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孩子还是拖拖拉拉。

0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前,这种情况会比较突出,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采用一趟“早班车”制,使孩子从起床、吃早餐到走出家门,基本上在十五分钟之内完成。具体的做法是:明确告知孩子,父母就如同一辆公交车,早上会准时从家中出发,如果你赶不上这趟早班车,不好意思,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自己走路去上学。

在当时,对于我的孩子来说,自己一个人走路去上学,会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必然会迟到,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自己穿过几个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三是有可能会遇到坏人……第一次,我的孩子并没有把这项规定放在眼里,当他冲下楼去不见我们的踪影时,急了,借保安的电话问我和妈妈在哪里。我明确告诉他,我们已在上班的路上,不可能送他去上学,只有靠他自己去上学了。说实在的,我和爱人都不放心,半个小时后,打电话问他的班主任孩子是否已到校,当得知孩子安全到校时,我们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孩子早上行动明显快很多,自己的衣服、书包不用你啰唆,他会在前一天晚上基本收拾好。当然也会有反复,但孩子却从来不会感到委屈,也没有抱怨过我们。

这是一种自然惩戒的方法。自然惩戒就是孩子对所犯的错误理应承担相应责任的惩罚。人为惩戒则是根据错误行为人为决定的惩罚。是孩子都会犯错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当尽可能地使用自然惩戒的方法,少用人为惩戒的方法。因为自然惩戒是公正的,是孩子理应受到的处罚,孩子容易理解与接受。人为惩戒的方法易使惩罚扩大化,而且惩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容易使孩子感到委屈。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如,前几天刚给孩子花二十几元钱买的卷笔刀,今天就不见了。有的父母采用人为惩戒的方法,对孩子大声训斥一番,然后重新再给他买一个了事。结果,孩子还是经常丢三落四。买要买得合理,一定要买,费用必须要从孩子的零用钱里扣除,让他觉得心疼才行。又如,孩子的房间玩具满地,你千万不要帮他收拾,理应由孩子自己来收拾,如果收拾不好,可以暂时剥夺他玩心爱玩具的权利。再如,你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孩子的电话,焦急地让你帮他取忘在家中的书本。对这种事,当家长的都会觉得有些生气,有的家长心软,想想孩子中午要在学校寄宿,一天没有书本怎么行,于是跑回家中好不容易找到课本,再帮孩子送去。可想而知,孩子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事情发生。要让孩子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习惯,父母要有一点“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勇气。这时,父母得让孩子明白,没带课本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想办法解决。

自然惩戒的方法应当就事论事,不搞扩大化,不算总账,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受到惩戒后,家长应与其沟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教育建议

1.唠叨是许多妈妈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对一定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对唠叨会产生免疫性、反抗性,这时你不妨试试“自然惩戒法”。

2.使用“自然惩戒法”必须遵循几条原则:一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二是必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三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3.孩子做错同样一件事,家长心情好时一笑了之,心情不好时上纲上线,不依不饶。这种“人为惩戒”方式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