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让孩子学会生活(5)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亲的教子手记 作者:赵海吉


爸爸也要出差

——写给儿子的信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有了自理能力的人,自己的脑袋才真正长在自己的肩膀上,才懂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才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儿子:

你九岁那年,你妈妈去南京出差近两个月,家中只剩咱爷儿俩。有一天,爸爸也要出差,家中只剩你一个人,你的表现让爸妈为你自豪。中午放学后是你一个人去妈妈学校的饭堂吃午餐,然后步行几十分钟,穿过几个十字路口,回家午休一个小时之后,又独自一人走路去上学。下午放学后,是你一个人走路去琴行学琴,然后又独自一人回家,晚饭时你还为自己做了蛋炒饭。等爸爸晚上很晚才回到家时,还看到了你亲手为爸爸做的一个精美的,并特意放在我一进门就能看到的鞋柜上的手工,再看到已酣然入梦的你,爸爸心里装满了欣慰和幸福。

我曾经问你:“爸爸要出差两天,你自己能不能独立生活?”你的回答是那么淡然与自信:“当然可以。”这让爸爸感觉到你已经慢慢长大了,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

孩子,你可知道为了培养你的这种自理能力,爸爸妈妈可谓费尽心机。

为了让你自己上下学,能够独立出行,爸妈有时下班故意不接你,让你独自一人回家。你妈妈有时不放心,偷偷开车在你后边“监视”你,发现你一边走,一边还找块小石子踢着玩,这也难怪你的鞋子破得快了。现在你独自一个人上下学,爸妈再也不用“监视”了。爸妈其实也很担心你的安全。前不久,一所小学的一名学生在放学后被歹徒绑架到外市,幸好这名学生应变能力强,趁歹徒休息时逃了出来,并报警才得以安全回家。你也一天比一天大了,总要一个人面对周围的环境,对于好人与坏蛋你要懂得识别,遇到问题你要做出选择,要想办法解决。

为了让你学会做饭,不管你炒的菜是咸还是淡,我们都给你鼓励,也正是在这种鼓励中,你学会了土豆烧肉、炒青菜、煎蛋饼等等,你还照着菜谱做过爸妈从来没有做过的菜,你还学会了包饺子、和面之类的事。

为了培养你的自理能力,爸妈也为你提供了不少的“劳动岗位”。在你很小时要独立洗澡,现在你要收拾饭桌、洗碗筷,洗自己穿过的衣服,自己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到商店购买日常用品。对于干这些活,你有时也耍小脾气,有意见,不想干。可是孩子,这些活爸妈完全可以自己来干,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也累不着人,但爸妈不能这么做,爸妈不希望你将来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人。

爸爸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事例(引自:《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著,华语教学出版社):

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经对美国波士顿地区四百五十六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此外,这些人的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德国的法律就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六岁至十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十岁至十四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十六岁至十八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干家务干的不仅仅是家务,其实是对一个人的自理能力、责任意识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形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都是不可能的。”

上面的话,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总之,干家务对自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你的权利,更是你的义务。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这是爸爸对你的忠告。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祝你节日快乐!

爸爸

教育建议

1.是雄鹰总要翱翔蓝天,不妨放手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独立生活几天。这种放手是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品质的培养。

2.务必要给孩子在家里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不能让其以做作业等为借口,而获得特殊的权利。这是孩子应尽的义务。

3.一个孩子在独处时,所表现出的行为与能力是日常家庭教育是否有效的试金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