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让孩子学会生活(6)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亲的教子手记 作者:赵海吉


饭桌交流会

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越来越亲近。

——一句古老的格言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往往才吃了上顿,父母就要考虑下顿该如何填饱我们这些“小饿狼”的肚皮。每到吃饭的时候,父亲总是时不时在人齐时训斥我们。训斥我们的不是学习,而是农田里活没有干好,如果我们顶嘴过头了,父亲手中的筷子是不会留情的。有时会出现这种场面:被训斥急眼的孩子将筷子往地上一摔,饭也不吃就气鼓鼓地跑了。接下来,整顿饭我们都是在小心翼翼中吃完的。有时,孩子们也会有说有笑地吃饭,多数时候父母会严厉制止我们说:“饭也堵不住你们的嘴!”

这种“饭桌训斥会”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它是我们孩子与父母矛盾的冲突场所,也是解决场所。谈不上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就像野地里带刺的苦菜花,雨天来了,生机勃勃,天旱了,叶子枯黄,蔫在荒地里,没有人会理会你。

在我成了家,也有了孩子之后,我发誓不会在吃饭时训斥孩子,努力让饭桌变成一家人相互沟通,增进感情,特别是了解孩子的场所。

吃饭时,我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儿子,讲讲今天在学校最开心的事。儿子时常是事还没讲出来,自己就先笑起来,然后边笑边讲,如:今天有上级领导来到我们班问同学们:“有没有其他学科挤占音乐、美术、体育这些学科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随同的学校领导慌忙纠正说:“只是借用一下,后面还会还给大家的。”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叫起来:“从来没还过!”儿子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这件“趣事”,使我们不经意间了解到了孩子学校现在开设课程的情况,用儿子的话说:现在学校讲“减负”,实际是在“减副”(减掉所谓不考试的副科)。又如,儿子眉飞色舞地在饭桌上描述:“上次考试我们全班成绩都很差,老师一进教室却表扬我们是‘人才’,全班同学正惊讶呢,老师才说我们是人间的蠢材,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全班爆笑。”

让孩子讲出他认为在学校最开心的事,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这对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也鼓励孩子讲一讲今天在学校最不开心的事是什么。让孩子讲最开心的事,一般孩子是很愿意的,但要让孩子讲一讲最不开心的事,孩子就不一定那么痛快地告诉你。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心中不快乐的事,帮助孩子将不快乐的小虫子从心灵深处剔除出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需要家庭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如果孩子说了,父母最好不要怪罪孩子,要让孩子得到的不只是批评,还要有鼓励与建议。

孩子最不开心的事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有同学之间关系的,有因为学习问题的,也有与父母关系的等等。记得有一次,在“饭桌交流会”上,孩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课间向同学借了一本魔术杂志,说好两天后还给人家的。当儿子看完后要还给同学时,却发现杂志怎么也找不到了,同学知道后,十分生气。儿子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将自己心爱的还没有舍得用的三支签字笔送给人家,才得到了同学的原谅。儿子内疚地说:“教训啊,以后可要注意了。”我们也趁热打铁,建议儿子自己的东西不要乱丢乱放,自己房间的书桌也要整理得整整齐齐。这样不仅找东西方便,而且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饭桌上,父母会经常谈论工作上的事,这些事会涉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父母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等。父母也会谈论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逸闻趣事、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以及孝敬老人等等。这些对孩子都是一种教育,让孩子感受生活、了解社会,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父母应当让孩子学会为家庭分忧。如,为了供房家庭每位成员都要节衣缩食;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不好了,要及时告诉孩子,孩子不仅要给老人打电话慰问,还要节省一些花销给他们寄钱。

李·索尔克博士曾这样说过:“不管你有多么忙,都应当在用餐的时候和孩子们在一起。这其间,你可以和他们说说你的梦想,谈谈你一天的感受和挫折。你越是忙碌,对于你的孩子们而言,一起用餐的时间越是显得珍贵。假如我们做不到和孩子们一起用餐,他们将不能够形成对于家庭生活的正确态度。”每位父母都应当珍惜与孩子一起用餐的美好时光,营造没有距离的家庭氛围。许多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共享美餐,这是教育孩子的一大损失。等到哪一天,当我们突然感觉到孩子难教时,我们将要付出数倍的精力来面对孩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育建议

1.如果将我们的日常生活想象成在空中接抛的两个球,这两个球分别是工作和家庭。你很努力地抛着这两个球,不让它们落地。很快,你会发现我们所谓的工作其实是

一个橡皮球,万一不幸失手跌落,它还是会弹回来。而另外一个球——家庭,是玻璃做的,如果你让它落下,它会破损,甚至粉碎。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一旦错过,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2.工作是干不完的,恳请父母能在下班后放下手头的工作,多些时间陪孩子一起用餐。用餐只是一种形式,真正有意义的是一家人的沟通,感情交流。

3.用餐时相互交流,做饭时让孩子参与其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