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辑 让孩子学会学习(5)

做最好的爸爸:一位普通父亲的教子手记 作者:赵海吉


不考第一名

学习如同一场五千米赛跑,发令枪响后,前几圈领先的选手,往往不是第一名,真正的第一名却潜伏在后面,一直在积蓄力量,等时机成熟,他会第一个冲线。不考第一名,不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留一份精力给自己,将目标放低一点点,这样的路走起来更稳当。儿子有一次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很兴奋地告诉我:“爸爸,今天我数学考试得了全班第二名。”我摸摸儿子的脑袋,夸道:“不错,爸爸真为你骄傲。”儿子受了夸奖,信心十足地向我承诺:“下次我争取考第一名。”我知道,这应当是众多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所达到的。但当时我迟疑了,以至于对孩子的这种承诺没做太多积极的响应,只是随口应付道:“好,好。”是啊,我心里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次次考试都能拿第一名。但我很清楚,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大多时候考得第一名,可以说他基本上将能用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其他方面就没有多少精力去发展了。这种现象年级越高就会越明显。会玩、学习又好的孩子肯定有,但比较少见,至少我孩子不是这种类型。

不考第一名,并不是不要第一名,它是一种智慧,是为了争取更全面、更大的发展。不考第一名,老师与父母给的压力小,学习的自主性强,兴趣会更广泛。陶行知希望孩子们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问,问得多么好啊!我们不能让孩子丢掉了健康、责任与道德,而只关注学习有没有进步。

与我儿子同班的一个孩子,平时其父母管得比较严,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吃喝不用说了,平时学习时间、学习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都由父母来定。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每门功课基本都是一百分。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顺利考取了令许多家长梦寐以求的一所名校。可这个孩子的家长却犹豫了,因为这孩子除了学习,其他方面,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与同学相处的能力都很弱。这样一个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到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读书,怎么能照顾自己?怎么能保证学习成绩不下来?

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孩子除了会学习,其他方面却成了“弱智儿”。有多少父母连工作都辞了,陪孩子读中学甚至还要陪读大学的。“成功学之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

有个孩子在网上这样留言:我这次语文考试考了九十三点五分,是全班第一名。可是,我觉得同学们都疏远了我。一次,我们的地理作业发下来了,我得了八十分,我班的史看见了我的分数,讽刺地说:“看看,不用说最高分是八十喽。”我当时火冒三丈,问道(我并未吼):“你这句话什么意思呀?”他说:“说你能。”顿时,我和他扭打在一起。我知道,那是因为这三个字使我崩溃了。我委屈地哭了,在哭的同时,我在想:快到月考了,如果我还考第一名,同学们会更加疏远我。但是,如果我没考到第一名,同学们又一定会嘲笑我,同时我还会对不起我父母。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这也许是我们家长没有想到的“第一名”的烦恼。为了考第一名或考了第一名,对有些孩子来说,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这需要家长、老师及时与孩子沟通,进行合理的疏导。另外一种现象,也值得家长注意:许多平时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孩子,在大考中往往得不了第一名。为什么?因为他已经背负着亲人、老师、同学太多的包袱,正如奥运会上被大家一致看好的运动员却经常被名不见经传的第一次参赛的年轻选手所超越一样。

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我们可以从柳生学剑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宫本武藏和柳生又寿郎是日本近代两位一流的剑客。柳生是宫本的学生,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的剑客,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学习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的目光只盯在孩子学习成绩的第一名上,那么孩子的学习终究还是会让我们不满意。教育孩子,有时需要把目标放低些,再低些,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发展得更好。

我朋友的女儿,高考前压力很大。我的这位朋友对一周才见一次面的女儿从不谈成绩,只关心其生活、健康,他甚至鼓动女儿逃学在家休息几天。朋友曾私下跟我讲:“只要高考前女儿身体不垮,精神不崩溃,就成功了。”结果,朋友的女儿高考时发挥得特别好,考取了香港一所名牌大学。

在多年的教育中,我发现,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班级第一名,学校第一名,多为女生。为什么?因为初中的知识,靠“死记硬背”或是在老师、家长的压力下,只要肯花时间,成绩一般不会差。男孩子玩性大,有灵气,但却考不过特别听话、特别用功的女生。当升入高中,三年下来,男生的灵气得以发挥,在学习上,原本第一名的女生却怎么也拼不过那些原本“淘气”的男生了。

教育建议

1.不考第一名,是一种教育智慧。对待孩子的成长,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能力,两手都要抓、都要硬。为什么排在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日后容易成才,因为这样的孩子素质全面,各方面的能力强。

2.并不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潜能发挥得就会越充分。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校与家庭最好是互补的关系。在学校不学或不重视的东西,就是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