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笑面对,才会看见花开(2)

改变1%就有好分数 作者:田宇


 

当时谁也不知道父母的这一安排会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连我也在“竞赛”的欢笑中度过了愉快的假期。现在想来如今所获得作文奖项多半与父母当年的安排不无关系。

不管怎样,我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宿命论的观点。这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上苍就给你安排了方向。我出生在一个父母都认可并且接受西方教育的开明家庭,这是一种万幸的偶然;父母在当时那种条件下能采取宽容但不纵容、放松但不放纵的方式教育我,而不是采取粗暴式的指责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或者溺爱式的一味满足,这都是偶然;父母挑来作文选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尝试,谁也不知道究竟能有什么用。我本可以把它当做一项任务而非兴趣、当做一项目的的实现而非过程的享受,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篇文章存在,但最后的事实是父母的做法成功了,这也是一种偶然。

诸如此类的这一切都是偶然,但是在这偶然的背后却是必然的能量,那就是兴趣和灵感的契合度。人可能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譬如美食。但并不是每种兴趣都能激发自己的灵感,比如爱美食者众,成为美食家或者高级大厨的则寡。爱迪生说成功源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但他的下半句长久被人忽略,那就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种蛊惑。每个人的成功经历都是一个私己的过程。成功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

高一和高二时:通识并且思考

高中的生活尤其是高三的生活在当时的我看来有时的确苦不堪言;高中的生活尤其是高三的生活在如今的我看来确实欢乐无比。人真的是只很奇怪的动物,在现实中遇到不满,就会回到记忆的床头柜扒一扒以前的事情,突然发现那时的痛苦在如今却斗转星移变成了快乐,而如今的快乐在那时可能意味着苦楚。

刚进高中时的我浑身上下充满稚嫩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也许是由于家庭民主的氛围而给我的一种“宽松感”的假象,走在学校小径上的我丝毫没有觉察出任何危机感和紧迫感。那时的我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尝试。而宽容的父母也并未横加阻拦,而是与我商量、讨论。当别人目的明确地忙于文理分科继而只专注于自己所选的那个狭窄的道路时,我在忙于文理贯通。现在想来凡事都有两面性,当别人专注于一科有限的知识时,我在研究我喜欢的数学、可爱的物理、奇妙的计算机编程和网站设计等等。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别人在考试中分数比我高很多,这不足为奇。但那段时间我却真的感受到了那种在不同学科看似不同却又能找到交点的奇妙路程中的愉悦。后来学校组织了数学竞赛,我拿了一等奖;组织了物理竞赛,我拿了二等奖;甚至连初中时比较弱势的生物经过我的努力也拿到了三等奖。而文科方面除了投稿外似乎获奖更多。

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辉煌的历史。上了大学之后你会发现你原本只关注于文科或者只关注于理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虽然高中时代我的成绩与最优秀者有段距离,但人的目光不能如此短浅。“书到用时方恨少”,多储备点知识,这对于自身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现实中的教育体制人为制造了文理分科,将原本互为一体的知识体系强制剥离。可以想象,如果高考没有综合科目考试的话,文理科不同考生甚至可以“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知识体系上的隔离造成了考生多角度思考能力的缺失,人文或者理性思考能力的欠缺。文科生缺乏理科生的严谨,而理科生在某种程度上又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在高中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大背景下可能暂时得以隐匿,但是在相对较自由的大学,这种隐匿将渐渐浮出水面。有些本来是学理工科的同学高考时填报文科专业,到了大学就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性。本来训练出爱做数理题的学生进入文科专业,发现没有习题可做,甚至根本就不用做,而他们“读诗”的情愫没有培养出来,因而整日游戏娱乐,荒废了不少时间。

如果说以前的时代资讯和网络不如如今这么发达,专注于一科可能会出成果。可是今天的社会变革速度如此之快,最有潜质的领域往往是学科交叉点。如果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局部而不知全局,那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高中时代的我对于其他方面涉猎较多,虽然暂时看来“浪费”了很多时间,与高考的指挥棒不相符——尽管现在高考的态度在不断宽容,但我觉得考试失利是一时的,人的目光应该放得长远一点,成绩可以追赶而上,但是个人身上的那种气质或者说文学和科学素养的丢失却是很难弥补的。试想,书香门第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孩子和纨绔子弟家好吃懒做高傲自大的大小姐固然可以穿同样一件旗袍,但是旗袍背后的气质必定是不同的。例子虽然不雅,但是道理相通。

基于现实的大环境,我们要理解并且要相信的是,个人是无法与体制相抗衡的。我们能做到并且所花成本较低的就是遵从这个固有模式。也许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这很正常。人到了高中甚至毕业班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但在现实情况下反抗体制是得不偿失的。合理的自由表达的机会会给你,但不是在高中。但是,我考虑的是,高中的同学们能否主动涉猎点课本之外的知识呢?可能你会觉得没有用,甚至浪费时间,但从知识体系的完整角度来说,我还是建议大家应当了解不同科目的基本知识。没必要熟稔于胸,但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