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前辈。刚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到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扇比他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没想到,出来迎接他的老人恰好看到这一情景,老人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人生哲学。”后来,富兰克林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功绩卓越的一代伟人,跟他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诲当做人生最大的财富,并以此作为一生的生活准则有着直接的关系。
渊博的学识和不断创新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然而把一个概念变成成果,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实现。与人合作得是否愉快且卓有成效,完全取决于你与人相处的智慧。与人相处得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这些不是生来就有的,如果缺少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就算有了知识、财富也毫无意义。与人相处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学会“低头”。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人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人人都会遇到不顺心,人与人之间可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恩恩怨怨、陷于失败之境地。对此,我们若不学会“低头”,不能善于“保养”好自己,使自己增加些“弹性”的底蕴,就可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懊恼不已,怒发冲冠,甚至陷于困惑和过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做人处世必须要有适度的弹性。
曾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戳了许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苏格拉底可谓深得人生的真谛:懂得低头。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所以,要走向成熟,必须先学低头。
学会低头,失和时就会多一些宽容和大度,少一些恃强和责怨;失意时就会多一些超然和达观,少一些自负和贪欲;失恋时就多一些豁达和自爱,少一些苦涩和怨伤;失败时就会多一些自信和坚忍,少一些颓伤和萎缩。
“弹性”性格的培养,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标志。当然,我们讲要有“弹性”,既不是圆滑世故,也不是一味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我们讲的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既坚持原则,也讲究风格,圆而不滑;既坚持刚中有柔,也做到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若能做到这些,我们就能在更广阔的人生空间充实自己,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