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沟通从“心”开始

启迪教师心灵的哲理美文 作者:张在军


宋 艳

我刚刚接手了一个班,原班主任对我说:“班上有一位男生,早上到校经常迟到,每次批评、教育他,他都承认迟到不对,并保证下次决不再迟到。实际上他早已刀枪不入,怎么批评他都无动于衷,已陷入‘迟到—挨批评—迟到’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他的承诺可信度很低。”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做个好老师。”

我先了解他迟到的原因,老师、同学们都说不清楚。我想进行家访,学生并不欢迎我去。我心想可能是怕告状吧!一到学生家里,我大吃一惊,他家里十分破旧,了解后才知道:他四五岁时父亲出车祸去世了,不久他妈妈远嫁他乡,受农村风俗的影响,他奶奶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靠年迈的奶奶照顾抚养他,现在奶奶年龄大了,做饭有些困难,早上他做了饭再上学,由于害怕别人可怜他,不愿意和别人说自己家里的情况。再加上他认为自己学习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上学经常迟到。我很感动,于是和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懂道理,尊敬老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放心,我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你的情况,让你难堪的,以后你可以迟到,不会挨批评的。”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以后他迟到确实少了。

有一次,一位同科老师病了,课由我们四个人带着,上课时一班的十几位学生到我的班里听课。上课铃响后,这位男生又没来,一班的一位女生坐到了他的位置上,同时把她带的凳子放到一边。这时,我对那个女生说:“这个位置是有人的。你带了凳子,请把位置让出来好吗?”同学们都用惊奇、疑惑的眼光看着我。课开始了,那位男生在门口探头探脑,看着教室满满当当的,没法进来。我说:“进来吧,位置给你留着呢!”男生愣了一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走进来。从此以后,他上课再也没迟到过。每当看到他上课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时,我欣慰地笑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成为好孩子”的需要,他们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奋发进取的心理需求,对于他们,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其“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教育时机,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撼。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著《学记》

就提出“学其可之谓时”,强调教育要抓住时机。教育时机是稍纵即逝的,也许只是闪电的那么一瞬间,但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孩子的心是纯洁无瑕的,或许它一时会被灰尘蒙蔽,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宽容和耐心,还有一份执著的信任,把他们心灵上的灰尘拂去,使其重新澄清如镜。多一份宽容、耐心和信任,你会发现回报给我们的东西是那么地令人欣慰。

多年担任班主任让我知道:这样的学生总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次次地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只要善于创造机会,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触动心灵的教育,就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欲望。

后来他在给我的信中说:“大家都说您培育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为强烈。”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袒护、放纵、任其自流,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从自卑感、恐惧感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解除学生因犯错误、挨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压力,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给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以此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原谅我了”后,就会释放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还可以迸发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有时还可以调适气氛,形成和谐的局面。师生间和谐统一的气氛冲淡了学生心中不愉快的阴影,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坚信:“凡是鼓励办不到的事情,批评责骂往往更做不到。”

班主任期待的目光、赞许的神情、关心的诱导,一定能撞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继续前进的信心。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在对待学生问题上,教师应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冲动;多一份信任,少一份责备;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挑剔;多一份温柔,少一份生硬。严而有度,宽而有节。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那么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作业本上的“张张笑脸”,更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和谐。作为班主任,如果你的批评是真正温暖人心的期待,那你的教育就能足以让学生摒弃坏思想、坏行为,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