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单元 绿色家园(8)

小学生经典阅读:三年级(下) 作者:方东方


读点·点睛

摇春色宜人, 只缘百般红紫斗芳菲, 秋光爽目, 皆因万类霜天竞自由。世间万物, 因和谐而温馨, 因和谐而美丽。

和谐之美

宫宝涵

一支红梅, 独立寒冬, 美在它的傲雪, 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 直冲云霄, 美在它的勇猛, 美在它划破了苍穹(qi佼ng) 的寂静。它们之所以美, 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 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 美得永恒。

自然界处处绽放着和谐带来的光彩。浮云掠过天空, 排遣了天空的空荡,拓展了浮云的空间; 百合绽放于山谷, 增添了山谷的生机, 弥散了百合的幽香; 鸟儿筑巢大树, 焕发了大树的活力, 获得了鸟儿的天堂。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画面, 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让每个生灵都不会感到孤独, 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

人类是自然界的高智能动物, 是地球生物圈造就的一个巧合。一种适宜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和一些自然界的机遇, 使其在其他生物中胜出。人类集天地之灵气, 采万物之精华, 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惊天的奇迹。你看田间耕作的农民、车间忙碌的工人、医院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堂讲授知识的人类工程师……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价值, 以不同的形式凝聚成一种力量, 促使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转。

实现和谐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是“和谐冶的一种理想境界, 柏拉图式的理想王国的“和谐冶也是人们心中祈求的一个幻想,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冶更是实实在在, 是眼前实现的生活状态。和谐不仅仅是物质的, 更是精神状态的一种体现, 也是优化了的生存心态。

有人说: “和谐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冶“和谐是一首美妙的音乐。冶一个人, 一个家庭, 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 互相依存, 互相映衬, 互相促进, 一起共同发展, 从而呈现出那五彩斑斓的和谐景象。和谐使人类产生了美丽,生发了力量, 实现了进步!

和谐之美在于善良。善良的人, 内心充实, 心灵充满爱。对每一朵花善良, 他将拥有花香四溢的春天; 对每一只鸟善良, 他将拥有燕歌莺啼的清晨;对每一个人善良, 他将拥有温馨真挚的朋友。只要人人心地善良, 喜欢和珍惜自然万物, 和谐之花就会处处开放。

和谐之美在于诚信。诚信是一朵馨香的花朵, 让他人快乐, 使自己陶醉;诚信是一首古老的诗歌, 让他人品味, 使自己高尚。诚信就像一轮圆月, 唯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 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中的种子, 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 在爱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能感化邪恶播散善良, 能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 能让人间充满真情, 使和谐之美充满人间天堂。

和谐之美在于淡泊。人生淡泊的人, 会做到心境若水, 心态平和, 笑对坎坷, 正视苦乐; 会做到燃烧追求, 奋斗不止, 焕发青春朝气, 生命之河将永远奔腾不息。保持一颗平常心态, 宠辱不惊, 名利乃身外之物, 不必在乎其去留, 用心营造和谐心境, 和谐便有了基础。

实现人类和谐, 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从长远着眼, 常抓不懈, 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氛围, 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新风尚, 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成为我们生活进行曲的优美动听的和谐音。

春色宜人, 只缘百般红紫斗芳菲, 秋光爽目, 皆因万类霜天竞自由。世间万物, 因和谐而温馨, 因和谐而美丽。人类只有和谐才能活得有滋有味,只有和谐才能兴旺发达。我们在生活中要努力去发现、挖掘和谐之美的所在。

播下善良的种子, 送上诚信的玫瑰, 带上宽容的心怀, 伴上淡泊的生活, 行走在清风送爽的旷野上, 仰望那无边无际的蔚蓝天空, 聆听那动人心弦的交响乐曲, 感悟和谐之美吧!

只要人人心地善良, 喜欢和珍惜自然万物, 和谐之花就会处处开放。

佳句品读佳句:

对每一朵花善良, 他将拥有花香四溢的春天; 对每一只鸟善良,他将拥有燕歌莺啼的清晨; 对每一个人善良, 他将拥有温馨真挚的朋友。

品读: 排比的句式, 抒发了善良的作用, 付出善良会收获更多, 从而让我们明白, 善良能够创造和谐之美。

赏析感悟

作者指出, 大自然是和谐的, 实现和谐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并进一步告诉我们, 善良、诚信、宽容、淡泊等是实现和谐理想必备的条件, 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从长远着眼冶就一定能实现和谐的理想。文章语言优美, 有感染力。

(特级教师赵新推荐评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