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个人这些年买房子的经验来看,我认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上海的房价应该不会再出现像近几年这样疯涨的状况了,但是你要是说会大跌,我也认为可能性并不非常大。更可能出现的是一种温和上涨的情况,有刚性需求的人,还是会买;而用来投资的人,会更加谨慎,银行的放贷政策也会更加趋紧。
我的经验告诉我,从长期来看,入市时机的选择和把资产做高效的配置,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关键点。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房决策可能是他们一生当中最成功的投资,因为房地产可以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
完全可以透露的是,我在可能长期要住的房子的房产证上把全部家庭成员的名字都写上,但是如果是用来投资的房子,我就只写我本人一个人的名字。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要抛售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把所有手续都给办了,而不必非等到所有家庭成员都有空才可以去办,这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大牛市,闭着眼睛赚了两年
2005~2007年,是中国股市历史上少见的“大牛市”,当时政府将印花税下调的政策,又极大地刺激了股民兴奋的神经。再加上,国有股问题的解决、大量批出新基金,使得市场上的资金相当充足。
但是在2005年的上半年,很少有人会预计到有一个“大牛”会在离“大熊”那么近的位置,甚至是到了这一年的6月初的时候,当股指跌破1000点心理关口,下探到998点的时候,很多人都绝望了。
我记得当时很多股评家把股指的预期值不断下调,有的说会跌到700点,有的说是600点,甚至有人说会到500点。一时间,感觉股评家们在攀比谁的胆子更大和谁喊的数值更小。
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正确预计到了“998”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点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点位,成了一个“大牛”启动的位置。两年半不到的时间里,这个数值变成了6000多点。
不过,话需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讲,在那么大的牛市行情中,有不少个人投资者闭着眼睛买股票都赚到了钱,但也有不少个人投资者没有赚到钱,而之后发生的“5?30”暴跌事件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次“牛市”之大,是我这么多年股票投资生涯中,极少见到的,也不知道是否能在我彻底离场之前还能再次见到。这次大牛市是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最功不可没的,自然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这使大小股东利益一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过去“往里掏”改为“往里装”,促使上市公司业绩回报转好,推动股价上升。也正是在解决了股权分置之后,股市才开始出现真正的购并、兼并,从而产生更多强大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