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五脏,六腑随之而安
中医学把人体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前者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共同功能是储藏精气;后者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人体作为有机体整体,以五脏为核心,脏腑互为表里,养好五脏,六腑才能随之而安。
心脏保健
古语说心是“君主之官”,也就是说,心在五脏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心脏保健方法。
1.保持好心情
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密切。即高兴愉快的情绪对机体是一种良好的刺激,有益健康。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乐观做人。
2.合理饮食
平时饮食要清淡,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杏仁、莲子、黄豆、黑芝麻、木耳、红枣等。
3.穴位按摩
经常按揉内关穴,可增强心脏功能。平时既可以边走边按揉,也可以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分钟左右按揉,有酸胀感即可。
内关穴:前臂内侧,两筋间,腕横纹上2寸。
肝脏保健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肝如果出了问题,我们的气血、情绪都会大受影响。因此,养肝护肝不容马虎。
1.饮食要清淡
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肥肉、辣椒、油炸等易引起上火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注意食物禁忌,如不能饮酒,忌吃雄鸡、鲤鱼、羊肉等发物;要做到不偏食,注意五谷(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为养、五果(李、杏、枣、桃、栗)为助、五荤(又称五辛,指蒜、葱、韭、薤和兴渠)为充,合理均衡地搭配饮食。
2.保证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中记载,丑时是肝经当令,即凌晨1∶00~3∶00之间,是肝的气血最旺之时。无论是熬夜还是加班,在此期间最好小睡一下,以保养肝脏。
3.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平时爱着急、易怒的人,可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此穴2分钟左右,直到产生明显酸胀感为佳。
太冲穴:足背侧,从第1与第2脚趾的趾缝向上量约一横指处。
脾脏保健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把水谷化成精微并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所以,脾的保健对我们意义重大。
1.避免太大的压力
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所以,重压下的职业女性,不妨学一学自我减压。
2.食不可过饱
平时饮食不要过饱,进食有规律,不吃损伤脾胃的食品,不吃过辣、过甜、过咸、过苦的食物。
肺脏保健
《黄帝内经》中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相当于一个王朝的宰相,在五脏六腑中地位很高。养好它,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少吃生火燥热之品
肺是金脏,本性燥,与天之燥气相应,燥气通于肺,所以肺本燥,最恶火,因为火克金。火应季于盛夏、日中,所以盛夏及日中火盛之时,要注意少食生火燥热之品。
2.常做深呼吸
肺主气,司呼吸,天气通于肺,人的呼吸全靠肺,所以中医十分注重吐纳、导引养生。方法是每天早晚在户外做深呼吸。
3.避免过度悲伤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无论生活中、工作上出现什么问题,尽量不要忧,也不要悲。如果出现这两种情绪,就去找能让自己高兴起来的事情做,用快乐的情绪来战胜忧伤。
肾脏保健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通常,养肾补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意饮食
既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又要防止挑食、节食带来的营养不良。可常吃黑芝麻、山药、百合、枸杞子、黑豆、莲子等天然补肾食品。
2.适当运动
肢体功能活动包括关节、肌肉等组织运动。平时适当散步、慢跑,或打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健肾强体大有帮助。
3.适当节制性生活
适当节制性生活,每周不宜超过3次。
坚持每天做五脏保健操能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提高肠胃运化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准备活动:做深呼吸10次;握拳在颈部和胸部间来回扫按50次;两腿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膝盖微弯曲,左右手交替拍肩30次;甩手30次,双手用三分力提起,七分力向下甩。
起操:两腿分开约80厘米站立,左手向前平举,手心向上,顺时针由里向外、由下向上旋转,旋转到头部上方后再由上向下旋转至原位置,同时腰部配合手部动作转动,一气呵成做6次;然后,右手也如是做6次逆时针旋转运动。
奔流不息的气血,女人健康的家底
气血掌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气血充足的人抵抗力好,一般很少生病。反之,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那么首先影响到的就是五脏。气血好比五脏的“粮食”,气血不足就会使五脏闹饥荒,无法正常工作,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无论工作多忙,我们都要养好气血。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气血充沛,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调养脾胃,山药薏米芡实粥就是最佳选择了。
山药薏米芡实粥
材料:山药、薏米、芡实以1∶1∶1比例搭配。
做法:将原料打粉熬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调养脾胃。
山药、薏米、芡实都有健脾益胃的神效,又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清肺,利水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将三种原料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对治疗贫血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对于平日水肿、尿少的人,可以用山药薏米粥;平日肾虚、尿频、口干舌燥、喜饮水的人,可偏用山药芡实粥。对于老人,偏重补脾肺的,山药可以2份,薏米或芡实1份;偏重补肾阴的,芡实可为2份,山药1份;偏重祛湿热的,还可以单用薏米,里面可加绿豆。
最基本的量是山药、薏米、芡实,每个人一次各吃30克,比如山药芡实粥,那就是共60克打粉熬粥。为了保证效果,一般不主张在粥里加米,尤其是不要加大米。
服用此粥之前,需要清查身体。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适;淤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赤短、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
此外,推荐一道十全大补汤,它是中医里补气养血的要方。
十全大补汤
材料: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鱼、猪肚各50克,猪肉500克,生姜30克,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紧备用。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最后,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文火煨炖,待猪肉、猪肚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
功效:气血双补,适用于血气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的人。
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中,加少许味精调味,食肉喝汤。早晚各吃1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应当注意的是,此补汤虽好,但风寒感冒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