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与知行相资
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要求,即认识与行为、思相与生活必须相互符合、相互一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但要知之,而且要好之,乐之。乐之即实行所知而感到一种乐趣。孔子又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既要好学求知,又要坚持真理,“宁为善而死,不为恶而生。”孟子一方面要求知道,另一方面更要求行道,他说:“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又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行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些原则是任何人所不能违背的,但许多人并不自觉。有些原则是一般人不易做到的,更须坚持实行。荀子论知行的轻重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唯有实行,才能达到“明”的境界。
程颢、程颐肯定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程颢说:“学者须先识仁。……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从事仁的修养,须先“识得此理”。程颐说:“须是知得了,方能乐得。故人力行,先须要知。”又说:“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理。”二程更认为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理论学说应是精神境界的表述。《程氏遗书》中“二先生语”云:“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有述事之言。有德者止言已分事。造道之言,如颜子言孔子,孟子言尧舜,止是造道之深,所见如是。”又载程颐说:“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有德之言说自己事,如圣人言圣人事也。造道之言则知足以知此,如贤人说圣人事也。”有德之言即是修养境界的宣述,表达了最高的认识,也显示出知行的高度统一。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他所谓知行合一,其涵义比较复杂而含混,既含有知行相互依存的意义,又有混淆知行界限的倾向。王夫之批评王守仁所谓知行合一,指出那是“销行以归知”、“以知为行”。这个批评是相当深刻的,但是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之时也还强调知行的相互依存。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资”的命题,比较明确地说明了知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知行合一,如果加以正确的解释,还是可讲的。
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观点占有主导地位,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广泛的影响。讲天人合一,于是重视人与自然的调谐与平衡,这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但比较忽视改造自然的努力。讲知行合一,而所谓行主要是道德履践,于是所谓知也就主要是道德认识,从而比较忽视对于自然界的探索。这其间的复杂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中国哲学的价值观
中国哲学学说中与文化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价值观思想。古代哲学中,儒、墨、道、法各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可惜多年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对于价值观思想论述较少。儒家“义以为上”,把道德看做是有价值的,同时又肯定人的价值,宣称“天地之性人为贵”。墨家比较重视功用,把道德与功用结合起来。道家否认一切人为的价值,以自然而然为最高价值。法家专讲富国强兵,完全否定道德文化的价值。
价值观的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义与利的问题,二为力与德的问题。
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要求“见利思义”,认为道德才是最高价值,但也不是完全排斥利,在重义的同时,也要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但是,如“二者不可得兼” ,则应“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把“利”与“仁义”对立起来,把“为利”与“ 为善”对立起来。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的命题,明确地表达了儒家的观点。宋代二程、朱、陆都强调“义利之辨”。所谓义利之辨有两层涵义,一是反对私利,二是肯定道德理想才具有最高的价值。孔孟所反对的利都是指私利而言,所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但又认为公利也还不是最高价值,最高价值是道德理想的实现。这也就是说,人们不但有物质利益,而且有精神要求,提高精神境界才是重要的。
墨家肯定公利就是最高价值,强调“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家肯定义利是统一的,《墨子?经上》云:“义,利也。”同书《大取》云:“义利,不义害。”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就是最高价值,就是道德的最高准则。墨家所谓利指公利而言。
后来儒家中也有肯定义利的统一的。如宋张载说:“义公天下之利”。清初颜元改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为“正其谊以谋其利”,强调必须兼重义利。
义利问题包含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
力与德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儒家把力与德对立起来,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骥是千里马,日行千里是其力,孔子以为骥的价值更在于性情善良。孟子区别了“以力服人”以“以德服人”,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儒家忽视力的价值。
墨子强调力的重要,认为人类生活的特点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必须用力才能维持生活。墨子把力与命对立起来,他说:“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道术 ,……遂得光誉令闻于天下,亦岂以为其命哉?又以为其力也。”墨家认为力与命是对立的,而力与德是统一的。
法家韩非以为崇德尚力因时代而不同,“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上古时代讲道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到战国时代只有靠力量战胜别人。韩非的观点与孟子相反,但也把德与力对立起来。
王充批评韩非的“偏驳”,提出德力并重的观点:“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乱也。”王充关于德力问题的观点是深刻的、全面的。
儒家崇德轻力的思想影响深远,墨家王充德力并重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西方有所谓“力之崇拜”,在中国则无其痕迹,这也是中西文化的相异之点。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缺点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这就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必然有其优有传统。从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中国没有能够自己创造出近代实证科学。这也足以证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缺点。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落后有其经济、政治的原因,也必然有其思想根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其主要缺点何在?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